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章 馬政,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馬政之弊,在於哪裡?
在於朝廷讓百姓養馬。
似乎太祖皇帝對大規模官府經營模式,非常討厭。
在很多事情上,都要規避這一點。
在冶鐵也是如此,在養馬之上,也是如此。
太祖皇帝發跡在江南,沒有足夠的養馬地,故而將馬分到民戶中養,作為一種役存在,還有規定,每年這馬要生多少小馬駒。
最開始一年一隻,幾乎到了馬的生理極限,故而在洪熙年間,改為兩年一隻。
但是仍然有很多的弊端。
首先的弊端,在朱祁鎮看來,是馬不能當做戰馬。
原因很簡單,百姓家養馬是怎麼樣的,朱祁鎮不用想就知道,但是軍中用的戰馬,是什麼樣的。
可以說,百姓家所養的馬匹,根本不能上陣,只能用來當畜力。
其次,就是官府與百姓混雜,有太多太多的問題。
首先就是賠償了。
養馬並沒有沒有風險的事情,即便在後世很多養殖業都還是有很大的風險,一旦養官府的馬死了,賠償的責任,足夠百姓的傾家蕩產。
還有徵馬。點馬,等等事情。
小老百姓如何,能與官府抗爭。
所謂官字兩張口,只有稍稍從中做一點點手腳,就可以在規則之內,將你折騰的欲仙欲死了。
于謙也給朱祁鎮說過不少馬政的問題。
朱祁鎮早已將馬政當做將來處理的重點之一。
甚至作為免除馬政的決定。
朱祁鎮並不知道是,馬政這一項惡政,影響之深,所謂山東響馬,很多都是養馬戶,他們為了承擔養馬的義務,不得不鋌而走險,否則弄不到錢的。
而正德年間,鬧得很大的劉六劉七起義,他們就是養馬戶出身。
甚至後世費了馬政,讓養馬戶教馬價銀,居然在張居正時期,太僕寺居然積累的四百萬兩白銀。
太僕寺就是專門的養馬機構。四百萬白銀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可見這些百姓寧肯多交錢,也不願意養馬。
因為多交錢,錢再多也是有限的,但是養馬,就是一個無底洞,雖然會被敲詐。
不過,朱祁鎮做出廢除馬政的決斷基礎,就是太僕寺各馬監。
而今朝廷所用的馬,大多是各馬監所養,這馬監都在何處,就是西北,還有長城一線,乃至於遼東都有馬監。
不過,朱祁鎮也明白情況。
隨著瓦刺南下,本來是朝廷養馬地的長城外一線,也就是所謂的漠南一帶,後世的內蒙古一帶,已經不在朝廷控制之內。
如去年的大同一戰。
故而朱祁鎮不可能期望,長城外的馬場。那麼西北馬場,就成為朱祁鎮指望了。西北有不少馬監。
不過,而今山丹衛之失西北的馬場能不能保全,朱祁鎮也不知道。
這樣的情況之下,不管這馬政有多可惡,有多害民,朱祁鎮也不可能動了。以為你馬匹多少,直接關係到國家的戰略安全。
讓朱祁鎮如何不惱怒非常。
也明白,為什麼于謙說,楊榮決計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因為朱祁鎮而今能想明白的事情,楊榮當時就能想明白,僅僅是為了保證朝廷用馬,西北這一戰,就一定要打了。
不過打仗,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尤其是這樣的情況之下。楊榮要說通內閣,說服太皇太后了,然後與張輔商議作戰人選,這一切都調配好了。
估計也都是下半年了。
朱祁鎮說道:“西北用兵,於先生以為當用何人?”
于謙思考了一會兒,說道:“要麼是方政,要麼是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