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章 開海二,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祁鎮皺眉,說道:“現實這是何意?”
就朱祁鎮本人來說,他才不下廢除下西洋的體制。畢竟而今不是幾十年後,可以說宣德九年,也就是前年,還有一次船隊去南洋。
下西洋的人手,船隊,將領,都還在。
只要撥一筆銀子,立即就可以再次動員起來。
于謙說道:“此乃退二進一之計。畢竟既然放棄下西洋之事,那麼對南洋諸地的宣慰使,已經本朝遺民,總要一個章程嗎?”
“他們都是朝廷之民,而今即便是遠在南洋,朝廷也不能不管。”
“臣就可以推動他們以本朝之民的身份,在沿海選一地貿易。”
朱祁鎮深吸一口氣,立即判斷出這個計劃的本質,哪裡是什麼退二進一,分明是利益交換。
說廢除下西洋的體制。
歷史上,明代其實並沒有廢。只是罷。
不過這些船隻,人員,都是從各衛所抽調而來了。在罷下西洋之後,這些船隻分配給諸衛所,沒有維護,沒有經費。
可以說是不廢而廢。
但是而今,朱祁鎮主動要廢。下西洋的人手船隻,都是一筆很大的財富,自然就各個部門給分了。
即便朱祁鎮將來,再想下西洋,船隻,人手,將領,都不是好找的。
朱祁鎮緩緩的踱步。細細的思索。即便於謙說是一地,而且是供本朝百姓來往貿易。這一個小小的缺口,也是變相的開海了。但是與此同時,卻好幾萬究竟風浪的西洋船隊。從此都不復存在了。
這兩者何輕何重,實在讓他不好選擇。
“不管了。”朱祁鎮心中暗道:“能抓在手裡的,才是自己的。”
西洋船隊,很吸引人,特別是那些大寶船,更是大明造船史的巔峰之作,從此廢棄了,的確可惜。
但是而今即便不廢棄,這些東西,朱祁鎮也是抓不住的。
朱祁鎮說道:“先生,這一件事情,你覺得太皇太后會同意嗎?”
于謙說道:“臣以為太皇太后愛護陛下的名聲,失土,那怕是海外寸土,亦非太皇太后所願。而罷西洋船隊,也是太皇太后想做的事情。”
太皇太后自然不想勞民傷財。只是這一件事情,宣宗皇帝並沒有說要罷,先帝屍骨未寒,總不好做的太過。
只是暫時擱置而已。
甚至可以說,太皇太后在位一日,這一件事情就擱置下去。而朱祁鎮也明白大明的體制,也越發明白大明國力虛弱。
即便他登基了。也未必第一時間能下西洋。畢竟瓦刺已經成了氣候。在北方與南方之間,朱祁鎮必須有所選擇了。
而這個選擇題,不管是誰,都是一個選擇。
因為瓦刺騎兵距離北京不過幾百里,而南洋卻在萬里之外。瓦刺騎兵很可能威脅北京城,而南洋即便不去管,也不會出什麼事情。
孰輕孰重,這是一目瞭然的事情。
即便他親政之後,數年之內,也用不了這船隊。
但是十年之間,在保養不善的情況下,這船隊還能用嗎?
船隊是虛的,唯有南洋的人心是實實在在的。開海就能維繫人心,將來大明重返南洋,也會有基礎。
朱祁鎮想通了,說道:“王大伴,去慈寧宮。”
王振立即說道:“是。”
朱祁鎮對於謙說道:“先生,在這裡等朕,朕去去就來。”
不多時,朱祁鎮就來到了慈寧宮。
太皇太后坐在書房之中,翻閱一封封奏疏。朱祁鎮眼睛一瞄,就發現了一枚特殊的印章,這就是繩愆糾繆銀印,
這就是仁宗皇帝賜個講官的印章,可以直入宮中,任何人不得拆封。與清廷的密奏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