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2章 議南巡,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外,北京還是要有一個主事的人。按照大明慣例,皇帝出巡,就應該太子監國的。
如果朱祁鎮不召回太子,北京就陷入群龍無首的地步。
如果沒有太子監國,朱祁鎮這南巡就不能成行。
朱祁鎮說道:“何須太子監國,先生為朕看家也行嗎?”
朱祁鎮不願意太子回京的態度從來不變。
而且朱祁鎮對太子監國的必要性也存疑。
北京是什麼地方?
是朱祁鎮經營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大本營,朱祁鎮在北京不知道安插了多少人手,留下多少眼線。
北京城的任何風吹草動,都瞞不過朱祁鎮。即便朱祁鎮在千里之外。
而且而今大明對外也沒有什麼威脅了。
漠北,漠南東北在手,最近的邊界就在伊犁。
而且之前傳來訊息,阿失帖木兒已經病故。瓦刺東進的威脅大減,朱祁鎮正準備將王越召回來。
不管說天下太平。
但也沒有什麼能威脅到北京的事情。
而且北京到南京馳道早就修好了,這樣的交通比之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北京有事不過一兩日,就能到朱祁鎮的手中。
即便朱祁鎮不在京師,也誤不了什麼大事。
如此,在北京監國的必要性大大減少。
所以,朱祁鎮才大方的讓韓雍主持北京政務。
韓雍立即行禮說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監國之事,唯陛下至親可為之。陛下此言是欲置臣於死地乎?”
朱祁鎮連忙說道:“朕失言了。如此皇孫監國如何?”
監國這個頭銜不是誰都能用的,一般來說,不是太子,就是太后,或者太皇太后,再次一點也是皇弟。
從來沒有大臣監國的事情出現。
如果韓雍頭上,掛著監國頭銜,韓雍定然會被千夫所指。
韓雍說道:“陛下,此去江南恐怕時間短不了,北京必須有一主事的人,太孫雖然天資聰穎,但是年紀太小了一點。還請陛下三思。”
朱祁鎮說道:“太子在南洋另有重用,先生也知道,君臣父子是最難相處的,太子在外,則兩安,京中有皇后,皇孫,有卿,太子之位,決計不會有變化的。”
“卿也為朕想想。召回太子之事,決計不行。”
韓雍說道:“臣知道,陛下想令太子在南洋征伐,不能久留京師,如果陛下真要南巡的話,請冊立皇太孫。”
韓雍聽朱祁鎮如此說,就知道事不可為,擋不住了。所以他只能提出一些交換條件了。
不知道是不是當局者迷。
反正很多大臣對太子常年在外,都提出了擔心。
擔心父子之間常年不見,會鬧出什麼事情來。
韓雍請立皇太孫,自然是按太子的心,也是按百官的心。
而且立太孫也是有先例的,畢竟宣宗皇帝就是當過皇太孫,而且當初的情況與而今的情況,也是有幾分相像。
當時太宗皇帝在北京,而作為太子的仁宗皇帝常年在南京,不在太宗身前,跟在太宗身前的就是太孫。
朱祁鎮聽了,說道:“可以。”
其實對朱祁鎮來說,皇孫與太孫並沒有什麼區別。畢竟朱佑極是嫡長子,將來一定是皇太子。
畢竟大明嫡長制度,已經深入人心,即便是朱祁鎮想改也不是太容易的。
而今不過是將一個名分提前給與而已。
韓雍說道:“南巡之事,今日已經不行了,最少要明年才行,這畢竟是大事,要好好準備一下。”
“陛下要給臣時間。”
朱祁鎮說道:“可以。”
韓雍的理由,朱祁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