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4章 礦難,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浙江一省都指揮使比江蘇都指揮使的權力要大一點。
浙江一省的軍隊也不多,但是卻沒有多少都指揮使指揮不動的軍隊。
浙江一省的軍隊,呈現東西分佈。
東邊是海邊上。
浙江臨海有好幾個衛所,都是當年防範倭寇的。而今雖然不用,也裁撤了一些,但是框架還在。
畢竟朱祁鎮對海上的威脅有足夠的認識。
這些軍隊可以看做大明的海防部隊。
再有就是西邊。
準確的來說,是西南。
西南這裡的駐軍,卻是葉留宗之亂的遺留。
當初葉留宗之亂初起的時候,浙江應對可以說是手忙腳亂。前後失措。
在平定葉留宗之亂後,就在西南地區駐紮了一些軍隊,當然數量也不是太多的。
當浙江一省接受了曹鼐的命令之後,從各部抽調了一支兩萬人的軍隊,去太湖聽令,就是各地平均抽調的,西南方向的駐軍也在徵召之列。
只是這裡一動,就生出一場亂事來。
說實話,在這種近乎奴隸的用工制度之中,受壓迫最深的還不是這些江南一帶的工人,畢竟各種紡織的活雖然很累很苦,但是畢竟不是掙扎在死亡線之上。
真正掙扎在死亡線上的人,是礦工。
朱祁鎮開了廠礦之禁後。
浙西南礦場大增。
首先這一代本身就是傳統的礦區,否則也不會有葉留宗之亂。其次就是少府有了日本這個特大礦場之中,也就看不上浙南礦場了。
畢竟,一年下來,能有七八萬兩的收益就不少了。
但是麻煩事情相當不少。
要在浙南派人,也要養上好些礦工。
因為朱祁鎮的命令,少府下轄的各個工廠,在工人待遇是相當不錯的,當然了,與現在也沒有辦法比。
更多是類似於軍中的待遇。
雖然不能與朝廷戰兵相比,但是養這礦工也是很費錢的。
少府上面打算盤一算,每年七八萬兩的收益,如果要養數千礦工的話,結餘不過兩三萬兩而已。
為了兩三萬兩費這麼多事情,並不太划算。
於是,少府保留的礦場,有這樣幾個特點,產量特別大。比如雲南的銅礦與銀礦,這是大明國內產量最豐富的地方。或者距離北京比較近,管理成本不高,比如山東,遼東等礦。
再有就是日本了。
其餘的礦場都發賣出去了。
當然了,即便他們發賣出去了,這些礦場產出金銀也是要交稅的。
戶部收了之後,慣例也是要解給內庫的。
但是同樣的礦工在少府下面幹活,與給私人幹活是完全不一樣的。
畢竟有葉留宗之亂在前,朱祁鎮很重視礦工的待遇。但是這些能在官府手中拿下礦山的人,無不是當地有頭有臉的人物。
這些人物反而沒有朱祁鎮這種警惕心,根本不將泥腿子放在眼裡。
比後世的黑煤礦要更黑。
礦難什麼的,更是家常便飯。
尤其是這些年大明經濟發展迅速,特別是江南。
所以,江南在生產之中就需要很多金屬,比如用金銀打造出來的金絲銀線,比如鐵,錫,鉛各種礦產。
於是各地礦場更是督促下面的人拼命的挖礦,至於死人根本不在乎。
即便朝廷改革了吏員,也派人來視察過。
各地方視察的目的是什麼?
是代表國家慰問礦工的生產生活?不是,而是為了收稅。
只要能收上稅。其他的,他們才不管的。
這樣的情況之下,風暴本身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