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7章 北京的工業體系,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比胥吏好上太多了。
甚至可以說,有這些吏員的存在。北京城一年才能收十萬兩上下的賦稅,當然了,並不說北京城只能收這些稅,而是順天府只能截留這些稅款。
畢竟順天府在戶部眼皮地下,真有大額賦稅,戶部恨不得納入他們管轄之中,就好像清代崇文門關稅,就是戶部掌管,可沒有順天府什麼事情。
吳與弼不是那一種食古不化的人。
甚至可以說,每一個稱為大儒的人,大多都不是那種食古不化的人。
無他,一項思想一個本事,真正領悟了,精通了,反而不會拘泥於原本的條條框框的。儒家本身就是治事之學。秉承大義不變,很多地方都可以動。
真正覺得某人所言,乃是金科玉律,一點也動不得,反而是那一種一瓶不滿,半瓶晃盪的人。
無他,非如此,不能證明自己的是正確的。
冼景有計劃,卻讓吳與弼想明白很多事情。他比陳獻章所想更遠一點。
如果說,陳獻章僅僅是想透過這一件事情來窺探皇帝的用意,而吳與弼已經揣測出幾分皇帝想要做的事情。
“只是,這樣的事情真的好嗎?”吳與弼心中暗道。
吳與弼不得不承認,這個模式其實有好處的,能養更多的人。能達到了朱祁鎮所提倡的養民的目標。大明百萬級別以上的城市,有三個,北京,南京,蘇州。
在吳與弼看來很快就有四個了。
那就是天津。
正是因為天津木材加工業,才讓這一個年輕的城市,迅速擴張發展起來,再加上天津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入京門戶,更加速了這一點。
吳與弼秉承一種樸素的經濟觀念,他知道北京這種繁華,是建立在製造的各種東西,都能賣出的情況之下。
但是誰能保證這些東西都能賣出去?
如果地裡種出來的糧食,如果賣不出去,農家能夠自己吃,但是如果製造出來的東西賣不去去,那是要出大問題的。
比起農業社會,這種模式太過不穩定了。
如果僅僅侷限於北京,或許還行。但是如果推行全國。大明產出來的東西賣給誰?如果賣不出去東西,這些依附這些產業而生的百姓,又如何生存?
這些觀念,吳與弼沒有細想,但是僅僅從他估計來看,這其實不可持續的。
在吳與弼內心之中,其實有兩點並沒有考慮進去,第一是世界之大,在吳與弼內心中已知世界,在他看來的世界不過是大明再加上週圍藩屬國而已。
至於太遠的地方,不過是蠻夷之地,有沒有都一樣。
另外一個是科技發展。
這是吳與弼從來沒有過的概念。
但是基本如此,吳與弼的觀點不能說錯。工業品總有一天會飽和的,唯一錯的是,吳與弼看來這一天很快就能到來。
但實際上,再過千把年也未必能達到。
吳與弼思量很久,終於暗道:“或許是我想錯了,總要看看,陛下是不是這樣想的。”
吳與弼長考結束,卻見冼景已經等在哪裡很長時間了。
恭恭敬敬的垂手而立,並沒有一絲不耐煩的意思。
吳與弼對冼景印象好上一點,說道:“坐吧。”每一個老師都喜歡有禮貌的學生。古今如一。
冼景行禮之後坐下。
吳與弼說道:“白沙所言,我已經知道了。你來的很不巧,白沙的幾位好友,大多出京了。他給你寫的書信,也沒有用了。”
冼景大吃一驚,說道:“夫子,這------”
吳與弼說道:“無妨,我還是有幾分薄面的,能給你找一兩條路子,只是這路子能不能成就不好說了。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