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2章 新理學的種子,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吳與弼或許在政治上有些幼稚,但是教授弟子,卻是很擅長,他一眼就看出了羅倫的根結所在。
羅倫的根結就是他如果將這一件事情辦成了,就給朱祁鎮廢除朱子正學添磚加瓦,但是如果有意找出問題來,又有違他的本心。
吳與弼說道:“你心沾染塵土太多,已經被汙了,道理之爭,正大光明,用權謀之道,能贏一時,可贏百世乎?你能欺人一世,能欺人百世乎?”
“且陛下變法之道,與朱子正學有什麼關係?”
“朱子之教,什麼地方不許一條鞭法了?”
羅倫一時間有些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吳與弼嘆息一聲,說道:“這些天來,我揣摩陛下之意,卻是朱子之學,是內聖之學,失了外王之道。這才是陛下不得不如此為之的。”
“否則欲行一事,必空談道德,豈能有所作為?”
“即便陛下廢朱子正學,也不是陛下勝了朱子,而是陛下勝了我等。”
羅倫說道:“請先生指點,我該怎麼做才對?”
吳與弼說道:“我沒有進過官場,對裡面該怎麼做並不明白,但是學術之爭,該怎麼做,我卻是知道。李斯,韓非皆出於荀子。此兩者是儒者乎?而荀子是法家乎?”
“陛下欲變法,公羊家能變法,理學就不能了嗎?”
政治上的鬥爭,很多時候是你死我活,彼此對立一點也不能相容,但是思想上,很多時候是你說的對,就拿來成為我的一部分。
特別儒家與當初的諸子百家,儒道釋三教合一,都說明了這一點。
吳與弼此刻一直在思考,怎麼將用理學來解釋的朱祁鎮的變法行為。形成一套以理學思想為基礎的變法理論。
這就是儒家之善變。
羅倫先是不懂,但是暗暗思索片刻,就就恍然大悟了。
畢竟能考中狀元的人,必然不是傻子。他立即明白,要挽回陛下之心,並不是想辦法與陛下對著幹,而是想辦法搞出代替公羊家這一套話語權的理論。
如果理學之中有一套能自洽的變法理論。皇帝一定會支援理學的。
原因很簡單,理學的基礎太雄厚了,從唐代一代代發展到了而今,但是公羊學在南北朝的時候,就近乎斷絕了。
真正專修公羊學的儒者,幾乎一個都沒有。
所以羅倫不僅僅要做這一件事情,還要將這一件事情做好,打破朱祁鎮心中固有的印象。羅倫行禮說道:“弟子知道該怎麼辦了。”
吳與弼說道:“聖學存續,就看我輩了,羅生勉之。”
羅倫說道:“定不負先生之望。”
羅倫隨即告辭而去。
吳與弼送走羅倫。回到自己的房間之中,盤腿靜坐片刻,將自己的思緒一絲絲梳理清楚。
這是吳與弼每日的功課。
北宋的道學家們,將佛教的打坐引入儒家之中,很多理學家都靜坐的習慣。
吳與弼與羅倫的對話,並不是吳與弼第一次對別人這樣說。而是他想要建立新理學的開始。
他這樣的努力不知道有過多少次。
吳與弼深刻的感受到了一點,那就是他老了。
六十多歲的人,時日不多,再有什麼開創性的成果已經很難了。所以他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啟發弟子,引導後輩。
想到這裡,他就不由的想起了自己的弟子,陳獻章也就是而今回到廣東白沙的得力愛徒,卻不知道他到了那一步了。
雖然師徒兩人時常通訊,但是畢竟路途遙遠,這個時代通訊又不如後世一般。很多時候,只能遙遙想念而已。
而此刻陳白沙並不知道自己的老師在思念他,他已經在廣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