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87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祁鎮說道:“此乃老成謀國之言,朕年初馳禁以來,各地都有百姓開礦之事,馳礦山以安百姓,朕之願也,但是不肖之徒,聚集於山野之上,心懷莫測,如葉留宗之輩,也不在少數。這就是朕所擔心的。劉卿可有良策?”
朱祁鎮自然不僅僅是為還沒有影的佛山鐵廠,而是對這種大型聚集人員中多的產業進行管控。
首當其衝的不是工業。
大明的大部分都是手工業,真正能與工業沾點邊的,就是少府的產業,
首當其衝的是礦業。
礦業是聚集流民最多的地方。
這是朱祁鎮馳禁以來變化最大的地方。
這半年以來,在福建,江西,浙江南部,湖北西部,大別山中,太行山中,採礦的人都有很多。
當然了,金銀銅礦數量並不是太多,但是除卻金銀銅礦之外,大明百姓還需要很多礦物,北方最重要的是煤礦。
因為雖然河北百姓稍稍富裕一些,他們就開始算賬了。
是花一些錢,囤積一冬天的煤好,還是每年秋天都去打柴,囤積起來,到了冬天還未必夠?
整體百姓用燃料的結構,已經從單純的用柴,變成了用煤與柴結合的。互相補充,這也因為各地人口密度,有沒有煤炭產出,而各有不同。
南方特別是福建,浙江,江西這三個人口密度最高的省開礦的人更多。
這樣情況,又越演越烈之態。
但是政府管理了嗎?
沒有。
大明官員們才不會進山去看看礦場是什麼樣子的,不過是看他們在縣城之中報上的牌照而已,交上的賦稅,更是他們說多少,就是多少。
當然了,孝敬錢是不能少。
最多派一兩個胥吏去看看而已。
至於這礦山到底採了多少,用了多少人,這些人有沒有戶口,是不是黑戶,或者這產業繼承,是他們自相殘殺的結果,還是彼此之間聯絡滅口的結果。
這都不知道。
當然了,而今大部分礦產都是剛剛開始。
不能用後世的速度來衡量古代的速度,朱祁鎮的命令才下去半年時間,這些事情才剛剛開了一個頭而已。
但是防微杜漸。
大明需要一套管理這種大型工廠礦場的制度。
這個問題,讓劉定之有些為難。
不是別的,就是很多礦場都在山中。從縣城到山中管理太過困難了
所以,劉定之想來想去,說道:“正以臣之見,首先要分縣,或者多設巡檢司。”
“在礦場聚集的地方,設縣,分管各礦場,如果礦場數量太少,接設巡檢司,專司這些礦場的一切事務。”
“如果礦場在縣城附近,臣以為當多設一縣丞,專司此事。”
朱祁鎮說道:“朕信得過先生,先生就請列一個章程,呈上來便是了,只是這些事情在中樞總要一個人掌總吧。”
“卿以為誰合適?”
其實這也是管理的需要,朱祁鎮頻頻加強縣級管理,比如之前一個縣令,而今加了多縣丞管理水利,又加副官管理礦場。又增加巡檢司。
這都是縣以下的管理機構。
而且巡檢司還掌握一定的武力,設在要害之處,盤查路人,檢查奸邪,打擊偷稅等等。
聽起來,似乎像是警察。
朱祁鎮就有意將巡檢向這個方向發展。
只是而今卻不是動這個的時候。
劉定之沉吟一會兒,說道:“以臣之見,當以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至於選誰,卻要陛下聖裁了。”
劉定之之個決定,讓朱祁鎮有些意外。
怎麼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