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50章 負擔,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于謙說道:“陛下,凡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朝廷各部每年胥吏也要不了一千人,而地方各衙門也要不了一萬人。”

“而且學子就讀,可以苦一下,養其心性,但是如果入仕之後,卻要養家。而今京師吏員已經過萬之多,每年花費要數萬兩。”

“這十幾萬兩於朝廷,是九年一毛,但是京師於天下也是一隅之地。如何二十四省,一併改動,朝廷何以承擔如此大的負擔,可以說不次於養兵之重,請陛下三思之。”

一千多萬兩的軍費,是朝廷最大開支。將海關稅,鹽稅,乃至茶稅的收入侵佔個七七八八的。

如果不打仗的情況下,一千萬兩或許稍少一點,但一旦打仗一千萬兩不夠,最少一千三百或者四百萬兩,甚至兩千萬兩。

這已經佔據了朝廷開支近四成。

朝廷剩下的幾成財政,要負責百官俸祿,藩王俸祿,皇帝的金花銀,特別大頭的是水利工程,馳道工程的經費,再加上時時刻刻都要準備的賑災費用。

年景好的時候,可以結餘一些,一百萬兩到幾百萬兩不等。但是一旦有大災,朝廷花錢如流水一般,並不比打一場戰事,要輕鬆多少。

所以于謙實在不想朱祁鎮做這一件事情。

朱祁鎮說道:“廢胥吏定吏員這一件事情對不對?”

于謙說道:“對。”

朱祁鎮說道:“對的事情,就應該做。即便不能全部做了,但也要一點一點的做起來,否則等到什麼時候?”

“錢的事情,先生不用擔心了。”

于謙說道:“陛下,已經加不得稅了?萬萬不可再加稅了。”

雖然朱祁鎮做了不少事情,但是于謙看著朝廷賦稅節節攀升,更多是擔心,畢竟很多人覺得天下的財富恆定,不在官而在民。

而今朝廷財政收入每年四千多石糧食,一千五百多萬兩白銀。這些數字比永樂中期都多出不少。

這讓很多人都有些不安,特別是為了清丈土地,蘇州那個案子,更是讓很多人不安。

再從民間徵稅,實在是容易引起震動的事情。

朱祁鎮說道:“這一點請先生放心,朕自有辦法。”

之前周忱沒有完成的金融改革,朱祁鎮準備再次推行下去,這一次比之前有一個很多有利因素,那就是水利衝壓這個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

畢竟,明軍很多盔甲刀兵都是用這個辦法打造的,稍稍改造一下,用來打造金銀幣,也是一樣管用的。

再加上東北的開發,大量金礦的被發現,再加招遠金山也有所出產了。還有佐渡島的白銀髮現,讓日本白銀開採大大提前了。

畢竟日本本身就是一個金銀礦富有的國家,而各地有金銀的傳說並不少,並不是只有佐渡島才有的。

佐渡島銀礦刺激著日本各大名與幕府大量探礦,自然也會有發現。如此一來,日本的白銀產量節節攀升。

而他們的白銀大多都透過長崎進入了海東省,隨即流入中國。

朱祁鎮估算過,僅僅是白銀鑄造成銀幣,就有三成的利,每年最少有幾百萬兩進項。當然了,這個進項並不穩定。

畢竟日本形式並不是太好的。、

去年日本使臣請冊封日本太子一件事情,朱祁鎮雖然知道背後到底是怎麼回事,但是思量了好久,朱祁鎮還是批准了。

畢竟,一來日本請封太子,按大明的程式並沒有問題,不可能因為日本內部問題,就拒接日常,二來,朱祁鎮甚至希望大明冊封這個太子被殺了,正好藉此將日本拿下。

日本的金銀,朱祁鎮可是心儀已久了。如果提前開採石見等銀礦,就能給大明帶來額外的收入。

金錢有時候就是武器,朱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