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2章 田制,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重於役,南重於糧。但是兩邊都不想讓百姓離開土地。

想要讓百姓能離開土地,在歷史上其實有辦法的。

那就是一條鞭法,也就是攤丁入畝。

將丁稅攤在田稅之中,從今之後,縣裡再要勞役拿錢僱傭百姓就行了,這一切從賦稅之中開支。

無地的百姓就不用承擔賦稅與勞役。

如此一來,縣裡對他們沒有要求,自然有了自由遷徙的可能。人口也沒有瞞報的必要了。

對底層百姓減輕了很大的負擔。

有這麼多的好處,簡直是與工業化配套的田制。

如此一來,就能有很多剩餘百姓湧入城市之中。

只是,這裡面有頗多的難處。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朝廷的負擔總是有人來承擔的,最底層的無地百姓輕鬆多了,請想想那一方加重了負擔。

自然是有大量土地的人。

而有大量土地的人是什麼人?是在大明有權有勢的人,這些人與大明百官很多人是重合的。

所以,朱祁鎮而今想讓百官透過這個辦法,並讓他們積極執行,可能嗎?

其次,就是一條鞭法,也是有自己的弊端,並不是太適應全國。

一條鞭法最根本一個改革,從實物稅變成了貨幣稅。但是老百姓種糧食,他們是有糧食的,但是他們哪裡有銀子,必須賣了之後,才能有銀子。

這其中就要被奸商剝削一層。

而放在朝廷層面,大明朝廷不需要糧食嗎?怎麼可能,大明朝廷對糧食的渴望一點也不少。

需求量也很大的。

縱然河北而今已經是一座糧倉。但是北方糧食產量還是比不過南方的。所以從南方向北方運輸糧食這一件事情,是不能斷的。而且大批次的運輸。

這樣或許會壓下河北糧價,打壓了河北農民種田的積極性。但是對國家的戰略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糧食全部換成錢,需要的時候再用錢去賣。

就會出現這樣一個問題。

糧商並不會做賠本買賣,他們絕對不會從很遠的地方將糧食給運過來,並且平價賣給官府,他們只會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坐地起價。

所以無形之中,賦稅從糧食變成銀子,然後再從銀子變成糧食,打了兩個折扣,朝廷拿到手的東西,越來越少。

再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太窮的地方,不適應一條鞭法。

這個太窮的地方,其實就是指北方,特別是西北地區。

西北農業凋零,即便於謙致力於恢復,但是幾百年的留下爛攤子,豈是于謙十幾年能夠挽回的。

于謙畢竟是人,不是神。

一條鞭法的核心,其實以銀代役,有王安石免役法之遺意。

但是對於這些窮人來說,讓他們去給官府幹幾天活,其實沒有問題的,反正窮人的時間並不值錢。甚至如果縣令心軟,或許還能在官府那邊混幾口飯吃,給家裡節省一點口糧。

但是這個時候,你告訴他。讓他們交出一點錢來,就不用來服役了。

這對這些人來說,根本雪上加霜。

他們哪裡有錢啊?

北方糧食產量本來就比南方少,而西北這些地方有些地方一畝旱地才收入幾鬥糧食,比起江南一畝地平均數石,甚至有精耕細作的水田,能達到七石到十石之間。

是西北土地產量數倍。

所以西北苦,很多人餬口都用盡了他們所有力氣。已經承受不了一點點負擔了。

這也是為什麼,明代後期,陝西先造反的原因。

固然是因為大旱連連。但也有一條鞭法的原因。

一條鞭法在南方是善政,是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