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3章 一條鞭法的問題,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覺得他果斷,得以晉升。
只是韓雍當時可沒有想到這一點。
他並非不知道這其中的政治風險,只是心中一顆惻隱之心未熄而已。
朱祁鎮所見到民間,總就不是親眼所見,任何傳到朱祁鎮的耳朵之中,都做過幾層掩飾了。而韓雍之前看見的卻是真正的慘烈。
想想就知道了,而今的男人被帶了綠帽子就不能忍受,而這個時候很多窮人,為了活下去,把妻子典當給別人。
那種痛苦,將自己的自尊踩進了泥中。卻是多麼難以承受。
只是在活著面前,其餘的一切都不值一提。
大部分百姓用盡全力,僅僅能活著而已。
所以,韓雍是這個政策的積極支援著。韓雍說道:“一條鞭法有這幾個好處,第一總支總收,省官府之力,也省百姓之力。之前各種田賦折現,幾十種稅收,就要徵收幾十次,胥吏每一個月都要奔波來去。縣令一稅未盡,一稅又至。而今胥吏貪婪,每一次收稅,都不會空手而來。倒是百姓打點胥吏的錢都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今一併徵收,合而為一,一年或徵一次,或徵兩次,免去了其中奔波之苦,也減輕了百姓負擔。”
“第二,均賦役,以朝廷之制,以十戶為一里,一百一十戶為一甲,具列黃冊之上,分為十班,以一戶為裡首,十年賦役一次。次第輪班。此太祖之法,誠良法也,然黃冊崩潰,富者逃避賦役,推給貧民,以至於有人一輩子不賦役,有人幾乎年年服役,以至於家破人亡,競相逃亡。而且國朝事簡,而今事繁。各種沒有名目的雜役,不知道多少。今日一均入稅中,令官府僱傭百姓。事有定額,禁止勞動百姓。此可謂解民之困也。”
“第三,限制豪強。均役入田,田多多交,田少少交,減輕百姓負擔。令小民有一條生路。”
“有此三者,官民兩便,豈能不行之。”
“只是,朝廷大事不可不慎重,劉首輔所言極是,以臣之見,選去歲新科進士,並從西北,河南,河北,江南,江西,湖廣,西南各一縣,令新科進士赴任,先行此法,一兩歲之後,再派御史考察。”
“查漏補缺。以備將來。”
朱祁鎮說道:“好。諸位怎麼看?”
朱祁鎮對韓雍的意見分外賞識,人與人就是不一樣,韓雍能將地方上那麼多難纏的事情都處理好,果然是有兩把刷子。
朱祁鎮已經意思到一點,他低估了在田制上推行新法的難度。
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其實是對嘉靖以來地方上自行變動法度的一個總結,一條鞭法並不是發明與張居正,而是總結於張居正。
早在嘉靖年間,就有地方官自發的改變當時賦稅徵收的模式,雖然當時不叫一條鞭法,有的叫均平法,徵一法,綱銀法,十段錦等等諸如此類的名字,也因為地方不同,在具體實行上也有差別。
到了張居正統一成一條鞭法。
也就是說,張居正是乘著這個風潮,最後做到這一件事情了。不是否定張居正能力,張居正順勢而為,顯示出一個政治家的眼光。
但是朱祁鎮而今遇見的問題,與張居正完全不同的。
首先,在張居正之前,太祖皇帝定下的賦稅體系,已經不堪重負了。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或者說已經崩潰。
正是因為如此,才有這麼地方官並起補缺。這是有很大的必需性的。
但是朱祁鎮而今並不是這樣的。
首先,朱祁鎮承仁宣之治,雖然用力於武事,但是對吏治還是很嚴苛的,再加上剛剛清丈過土地。
雖然大明地方賦稅制度,已經不如太祖年間。但遠遠沒有到不能用的地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