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57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多太多了。

雖然當時不能入閣,他也有些失落,但是于謙很快就調整過來了,甚至覺得在地方上其實也不錯。

以于謙的名望資歷,不管在什麼地方當地方官,都是高一格的存在。根本沒有人敢於謙唱對臺戲。

但是他在京師僅僅當了一年首輔,就有一種身心俱疲的感覺。

于謙習慣於做事,他雖然為朱祁鎮完成了辟雍之會,但是背後的折衝與協調,讓于謙很不習慣。

這也是他辭官的原因之一。

在地方上,于謙是一言九鼎的存在,但是在京師,他是皇帝的副手。這是兩種不同的體驗。

曹鼐也輕輕一笑,笑容之中,隱隱約約有些釋懷,說道:“多年以來,在西北可好?”

于謙說道:“還好?你在南京感覺怎麼樣?”

曹鼐輕輕一笑,道:“也很好,秦淮風月,江南煙雨,能軟了我這個北人的骨頭。”雖說曹鼐如此說,語氣之中,有一種自嘲的情緒。

于謙輕輕一嘆,也沒有說什麼?而是舉杯。曹鼐亦舉杯,兩人對飲一杯。

這一杯下去,兩人話匣子就開啟了。

說實話,他們兩個人都是而今大明元老重臣。

當然了,並不是說資歷老,就是元老重臣的,比他們兩個人老的大臣並非沒有,必須也曾經擔任過顯赫的職位。

比如江淵。曾經擔任過大學士。

兩人同樣的經歷,讓他們兩人有共同話語。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兩個人把酒臨風,江風迎入懷抱,吹得兩人衣帶飄飛,恍惚間好像神仙中人。

大江茫茫迎入眼簾之中,恍如之間,似乎目極虛空,再無他物。

曹鼐忽然問道:“於兄,你後悔嗎?”

于謙說道:“後悔什麼?”

曹鼐說道:“當初楊溥捧殺你,你如果避開修河北水利的差事,最少能執掌內閣數年。”

曹鼐之所以不多說,卻也明白。

朱祁鎮不會讓一任內閣長久掌控權力的,朱祁鎮雖然不是換內閣如流水,但是從他登基以來,到而今,內閣成員也換了二十多人了。

至於內閣的核心,也是內閣首輔,沒有一個人掌控十年以上,而今于謙又創造了最低記錄,不過一年上下,就罷相。

于謙說道:“不後悔,百年之後,誰記得我大明首輔有多少個,但是我卻記得河北山水,河北山水也記得我。求仁得仁而已,夫復何怨?”

于謙反問曹鼐,說道:“怎麼你後悔了?”

曹鼐沉吟片刻,說道:“不後悔,當時大明與瓦刺開戰,勝負未明,但禍已先致,貓兒莊之戰就是證明。”

雖然如此說,但是曹鼐到底後悔不後悔,只有他知道。

曹鼐說道:“於兄從京師而來,陛下欲何為,可否告知一二?”

于謙微微一頓,立即想到曹鼐來見他,決計不是簡單敘舊這麼簡單,果然是打聽陛下的心意。

于謙卻沒直接回答,反問道:“如果你知道,陛下如此英明神武,不過十幾年的時間,就數敗瓦刺,盡復漠北西域,武功尚在太宗皇帝之上,當初你會阻止陛下嗎?”

曹鼐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當然是不會了。

曹鼐當初反對朱祁鎮,大部分也是公心,他看到與瓦刺開戰的危機,貓兒莊之戰,也證明曹鼐所看到的危機,並非虛假。

但是知道大明而今的戰績,還會不會反對,肯定是不會的。

于謙說道:“曹兄而今六十有三吧?”

曹鼐說道:“愚弟小兄長四歲?”

于謙說道:“而今我腳寒之症,夜夜發做,幾不能眠,每日起來,枕頭上都是頭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