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9章 天下風潮,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有換,但是徐有貞,陳文,丘濬等幾人,下一界內閣增補人員,大都從幾個人之中挑出來。
朱祁鎮負手而立說道:“而今局面,諸位以為該如何做?”
“陛下。”于謙咳嗽了幾聲,說道:“陛下曾言,不當以言罪人,而今吳與弼等人,雖然言語不敬,但是對朝廷也是一片赤誠之心,願陛下念之忠直。饒恕此輩。”
看似於謙什麼也沒有做。
那只是沒有看出于謙做的什麼工作。
于謙與很多大臣都有私下的溝通,安撫了不少大臣。否則這一次反對浪潮,也就不是一些民間大儒,還有一些三品以下的小官,真正大臣,都保持了沉默。
這就是于謙之功。
朱祁鎮說道:“朕自然不願意大開殺戒,只是而今朕是一步也不能退了,否則事不可言。”
政治這東西,從來是這樣的,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到東風,根本沒有什麼中間狀態。
朱祁鎮這一次讓步了。就會開一個很壞的頭,那就是輿論風潮,就能讓朝廷收回成命。這是對朝廷權威極大踐踏。
甚至朱祁鎮心中有一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感覺。
為什麼這麼說?
無他,這種風潮之中,報紙的存在是一件倍增器,如果沒有報紙的話,事情的影響力也不會這麼大。
最少這種高層的政治分歧,不會鬧得天下人幾乎能識字的人都知道。
畢竟,很多時候,朝廷之中鬧得很大的事情。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也只會事後才知道。
朱祁鎮不止一次,想禁報。
甚至商輅也多次上奏說這一件事情。
朱祁鎮終究剋制住了。而今他禁報只是一句話的事情,但是他幾十年對士林寬容的氣氛,就毀於一旦了。
所以,朱祁鎮自然不願意大開殺戒。
只是唯一勝利者才能寬容,他可以退讓,卻決計不能讓人認為,是因為頂不住這樣的風潮而退步的。
“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徐有貞說道:“臣以為,此刻非用刑罰不可。”
徐有貞這一說,幾乎所有人都看向了徐有貞。
其實而今這個局面,于謙一開始就勸說朱祁鎮饒過這些人,也符合大多人數的心理,畢竟大家都是讀聖賢書的。
甚至他們內心深處,未必多相信朱祁鎮的理論。
當然了,他們這些人也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理學空談可以,真要論起來做事,卻不能用的。
如果理學真有用,而今朝廷上下,也就沒有很多問題了。
只是,他們從小都學著理學。甚至與這些大儒上書的官員,都是牽連很深。彼此之間甚至是好友,自然不願意見血。
徐有貞這一番話,卻是打破了他們的默契。
朱祁鎮說道:“何處用刑?”
徐有貞說道:“各地大儒,沒有官身,自然無涉刑罰。但是有些人食君之祿,不思為朝廷著想,就是可惡之極了。”
“正可治此輩,以儆效尤。”
“臣願意領刑部會稽此輩,給陛下一個交代。”
徐有貞這一套,也不新奇。不就是所罰非所罪。不管是大明官員,還是後世的官員,真用放大鏡去觀察,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的人能有多少個。
徐有貞作為刑部尚書,想給人定罪,豈能找不到嗎?定然能辦得漂漂亮亮的,從頭到尾找不出任何破綻來。
朱祁鎮聽了之後,心中先是一動。而後在心中輕輕搖頭。
這樣做一來未必能壓制住這樣的風潮,二來也搞亂朝中的政治風氣。
畢竟這樣做,再怎麼掩飾,都是一場黨同伐異。這個頭一開,始作俑者,豈無後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