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1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外面的紛雜,不影響陳文與薛瑄的交鋒。
兩人在上面你來我往,但是朱祁鎮的心思卻有一小半不在場上,似乎任何學問從一開始出現,都是為了解決問題,從開始有用到沒有用,從樸質到玄虛。
理學是這樣的。
其實經學也是這樣的。經學衰落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經學在東漢都變成玄之又玄的東西。特別是那些著名的“代漢者,當塗高。”就是東漢經學的產物。
這種東西之所以被玄學與佛家打敗,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如果沒有新的思考的,將經學從故紙堆之中,重新翻出來,其實是沒有原因的。
而且真正的大儒,並非不通經學,只是不將這些東西作為主要的研究範圍之中。而薛瑄老而彌堅,在這上面,陳文比他差遠了。
更何況,陳文字就是存心不良,心思不純。他那些底子,對付別的人還可以,但是對付薛瑄就差遠了。
當然了,陳文今日主動冒頭,也沒有想過能力佔鰲頭。更多是向朱祁鎮的政治表態。
陳文沒有辦法,就將《古文尚書》作偽這一個議題砸了出來。卻不想薛瑄早就知道,這一件事情,不可不能不面對。
早就準備好了。
薛瑄朗聲說道:“而今古文尚書,乃是西晉所獻本,傳為孔安國所傳,傳承數百年,歷代尊奉,遵行不違,真邪,假邪,此無須爭論。”
“臣知道,古文尚書屢毀亂世之中,或許失脫錯漏之處,也是在所難免。然以此否定尚書,卻未免太過了。”
“須知,太宗皇帝定《聖學心經》,就以‘允執厥中’之言。陳大人卻要三思而後行之。”
陳文一順便好像被塞住脖子的鴨子,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了。
朱祁鎮心中也為之一嘆。
這個話題,朱祁鎮也不能說什麼。
皇帝是永遠是對的,如果皇帝有了錯誤,請參贊第一條。
朱祁鎮的爵位的合法性,就是來源於太宗皇帝,朱祁鎮從儒家道德之上,決計不能說太宗皇帝的錯誤。
這是在摧毀自己的統治基礎。
薛瑄不愧是混過官場的,這一手讓陳文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了,說什麼?說太宗皇帝讀了假書,被古人給矇騙了。自古以來看出古文尚書不對的人,並不少,但是真正力闢其為偽書的卻沒有幾個,卻不是沒有原因的。
薛瑄也知道,他這個手段,只是治標不治本。所以,薛瑄也要有自己的治本之道。
薛瑄始終知道,這一場倫經的目的,決計不是在邏輯上將對方打倒,而是說服最重要的旁觀者。
所以薛瑄恭聲向朱祁鎮行禮說道:“陛下,太祖皇帝定聖學之正宗。太宗皇帝更是親書《文華寶訓》,《聖學心法》又修《四書五經性理大全》,其意就是定聖學以立萬世,教後嗣之君,保佑大明之天下。”
“一道德而同風俗。因之取天下之士”
“此乃本朝道統所在,萬世之根基,不可輕動。”
“請陛下明鑑。”
朱祁鎮深吸一口氣,這個時候,他不能不回應了。
太祖皇帝雖然崇尚理學,但是太祖皇帝並不是一個什麼都信的儒生,比如與理學家在孟子上面的爭論,比如對天地左旋還是右旋的爭論,太祖皇帝從來不是偏聽偏信的皇帝。
太宗皇帝同樣不是。
但是將理學與大明朝廷深度捆綁,卻是在太宗十年前後確定的。
為什麼?
一方面,理學對大明統治天下的確是有用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太宗皇帝再為自己的皇位合法性找根據。
眾所周知的靖難之戰,也讓太宗皇帝一直有一個心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