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8章 金牌止戰,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波,然後瓦刺騎兵再度出擊。
大明與瓦刺的戰鬥,從宣大開始,一路轉變戰場,從海西而遼東,遼東而漠南,漠南而漠北,漠北而西域,西域而中亞。雙方戰術也換了好幾層,而今明軍騎兵縱橫來去,反而是瓦刺人開始研究以步克騎的技巧。實在令人有些無語。
石亨面對阿次帖木兒的陣勢一時間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對峙下去。
但是阿次帖木兒將那些附從騎兵全部放了出去,不做什麼。就是向挺進劫石亨的糧道。
石亨口中所說什麼因糧就地。
但是因糧就地哪裡那麼容易?
而中亞對大明來說是相當之陌生的,就是錦衣衛也很少踏足此間,所以石亨幾乎兩眼一摸黑。
根本找不到什麼地方有糧食。
就在石亨猶豫的時候,卻聽說南路軍有兩萬騎兵來援。
石亨大為高興,卻發現了一個不該在這裡的人,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吳瑾。
吳瑾雖然是蒙古人,但是在一系列大戰之中,用自己乃至家族不知道多少人性命證明了他們吳家對大明的忠誠。
而今的吳瑾很低調,因為他的位置很關鍵,他們大明改制後的三軍,左軍,右軍,中軍之一,中軍主將。
前文說過,左右兩軍是野戰軍,如果出外征戰,自然要抽調這裡的軍隊,而中軍卻是掌控北京城,乃至掌控皇宮的軍隊。
當然了,朱祁鎮不會將自己想性命繫於一人之手,皇宮有錦衣衛還有各種京衛負責,外圍有城防軍,中軍內部分了好幾塊,即便吳瑾這個中軍主將也不能完全控制。
但是即便如此,吳瑾能坐到這個敏感之極的位置上,也說明了朱祁鎮對他的信任,要知道之前掌控這一切的是老太監劉永誠。
只是可惜,這個當初太宗皇帝親衛出身的老將,已經老的不成樣子了。朱祁鎮自然免了他的差事,讓他侄子劉聚好好奉養,頤養天年。
而劉聚在南征之中得到重用,成為方面之將,未必沒有劉永誠的餘蔭。
還不等石亨說話,吳瑾已經拿出一面雕龍金牌,說道:“陛下有令,讓你立即退兵。怎麼你有異議嗎?”
如果拿這個令牌來的人是別人,石亨未必放在眼裡,但是來的是吳瑾,卻是知道其中輕重的,在他看來這一場戰事雖然艱難,未必沒有得勝的希望,但是而今卻只能放棄了。
石亨說道:“臣遵旨。”
吳瑾也鬆了一口氣。
他也不願意做斬將奪旗的事情來。但是他也明白皇帝的意思,中亞這裡距離大明太遠了。即便打贏了瓦刺,就能佔領這裡嗎?答案是不能。
朱祁鎮從來是注重實惠,而輕視虛名的。
有利益的戰事才打,不管這個利益是土地還是別的什麼,但是徒勞無功,僅僅得到虛名的戰事,朱祁鎮從來不會打的。
至於他們退兵,瓦刺會不會追擊。在吳瑾看來,大體是不會的。
從戰鬥力來說,而今是瓦刺騎兵比不過明軍騎兵,他們不會想來與大明打一場騎兵會戰,同時,因為後勤的原因,越往東,大明的實力越強,瓦刺決計不敢輕易東進。
當然了,朱祁鎮為了雙保險,給了吳瑾一個特權,他可以與瓦刺談冊封的事情了。
是的,當朱祁鎮知道瓦刺逃到中亞之後,在心底之中就放棄了對瓦刺追殺,雖然號稱要追殺到天涯海角。
但是越往西打,越是賠本買賣,而今大明需要經營西域的時間。很可能要幾十年。所以對西北這個鄰居的想法,也就要變一變了。
當然了,大明是決計不會議和,有的只是大明重新冊封阿次帖木兒。允許阿次帖木兒朝貢。
即便如此,要談判成功,也是很長時間的事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