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4章 傳檄可定藏地,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如李世民所言,唐軍勝利的秘訣,無非是兵堅甲利而已。此刻實實在在的顯露出來的。
在裝備上的壓倒性優勢,不僅僅在於僅僅能在開戰之時,打上一發的手銃,雖然這手銃,的確是先聲奪人,在接戰一瞬間,將和碩特部數百人給掀翻在地,但還不能達到鎖定戰局的地步。
首先在甲冑之上。
明軍是人人著甲,日光一照,簡直有光芒曜日之感。
但是和碩特部,他能有多少鐵甲。
且不說,他們有沒有這種輕重合適,適合騎兵所用的甲冑,單單和碩特部的重甲數量,就不足夠裝備全軍。
要知道,當瓦刺佔據西域與漠北漠南,甚至將兵馬伸到遼東,那個時候,瓦刺的鐵甲數量也不超過十萬。
甚至更少。
而今燕然之戰後,瓦刺損兵折將之餘,更是丟失了大量的甲冑。
阿次帖木兒雖然一邊征戰,一邊致力於恢復,打造鐵甲也是其中一項。西域也不是不產鐵,只是西域打造鐵甲的速度,與大明少府大分工合作的,近乎於現代工廠制度的生產方式相比,簡直是一個笑話。
真要說,大明少府一個月的鐵甲產量,就是瓦刺一年的產量甚至更多。
雖然大明而今不敢說所有的將士都配甲,當然了,這也是不需要的。但是鐵甲決計不是什麼緊缺的東西。
但是而今瓦刺鐵甲總量,大概也只有五萬六萬這麼多。
瓦刺尚且如此,和碩特部就可想而知了。
別的不說,如果和碩特部有三萬鐵甲,他根本就敢與瓦刺在西域掰掰手腕,怎麼會老老實實的聽話。
和碩特部所有的鐵甲,不足萬副。與明軍數量相當。
但是數量上相當了,質量上就不好說了。
就好像瓦刺一般,各種各樣花樣百出的鎧甲,有元朝的,有明朝的,甚至有大食的,有他們的自己打造的。
在草原之上,每一副鐵甲都是一個家族的傳承。
寶貴的很。
只是可惜,這樣的鐵甲即便保養的在好,在大明看來,也不過是破爛貨而已。而且大部分都很重。縱然和碩特部騎兵的馬匹要好一點。
但也扛不住如此高頻率的戰鬥。
與和碩特部其他騎兵有前後脫節之感。
至於那些不著甲冑的騎兵,在明軍看來,簡直就是武裝牧民。與這些騎兵相遇,根本不用管對方怎麼做,仗著甲冑,砍他就行了。
在戰場之上,有甲冑與沒有甲冑,完全是兩個狀態。
所以幾十合廝殺下來。
範廣雖然有些撐不下去了。
但是更撐不起去是和碩特部。
昆圖看著眼前遍地屍體,大部分屍體都是身穿各種甲冑或者各種破破爛爛袍子的和碩特部士卒,明軍的屍體不是沒有。
卻少太多了。
已經有好幾個將領惶恐的來說,明軍用了魔法,他們刀槍不入。
昆圖萬萬沒有想到,他在西域與察合臺汗國征戰時候,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來去藏地,也是一戰而定。
卻不想面對大明的軍隊,卻是打成這個樣子。
昆圖才知道,能將全盛時期的瓦刺,硬生生從漠北給趕到西域的明軍精銳是怎麼樣的成色。
他更知道,這一戰贏不了了。
他苦笑吩咐下去,讓各部撤退。他們回去之後,就聽命於清和特穆爾。
“臺吉,您怎麼辦?”
昆圖說道:“總要有人為大軍斷後。”
騎兵交戰,可不比步卒。
步卒的追擊距離有限,如果沒有人在這裡擋一擋。明軍能追著和碩特部一直到大昭寺,甚至更向西南地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