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1章 老臣心,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即便如此,先生也要保重身體。”朱祁鎮笑道:“朕還為先生過百歲大壽。”
胡濙輕輕一笑說道:“臣老了,死之將至。不是今年就是明年。”
朱祁鎮微微一愣,還以為胡濙是開玩笑。但是胡濙語氣之中帶著淡然,說道:“陛下,臣雖然也有功業於天下,但老臣一身所學,卻在養生之上。”
“我自己的身子骨,是再清楚不過了,本來兩年前就有一個坎,也是陛下掃平西域,喜訊連連,激起我把老骨頭最後一點元氣。”
“才算是熬過去,而今卻是逃不了了。”
朱祁鎮一時間臉色在煙花的對映之下,變化莫測,不知道他心中是何等滋味。
胡濙哈哈一笑,說道:“陛下,臣這把歲數了,早一步晚一步,也沒有什麼的。想想,臣這一輩子,見太祖之豪邁,見社稷之慘禍,見太宗之英武,見仁宗之仁厚,見宣宗之英氣,見陛下之聖明,見太子之好學,知我大明,社稷相承,代有明君,武功遠邁漢唐。躬逢盛世,子孫繞膝,復有何憾?”
“只是有一件事情,老臣卻有些好奇,陛下能不能告訴老臣,您將有何事於天下?”
朱祁鎮的心情立即從感動之中抽離出來了,說道:“先生,可是見了李賢?”
胡濙說道:“自然是見了。不過,陛下以為我是被李賢拉過來當說客的吧?”
朱祁鎮說道:“難道不是?”
胡濙說道:“當然不是了。老臣已經悠然泉下這麼多年了,豈能如此沒有自知之明。只是見陛下心中有惑,老臣曾經也為陛下講學,以我這九十歲老朽的一些經驗,為陛下解惑。”
李賢給胡濙說了什麼。除卻李賢誰也不知道。
胡濙有沒有規勸朱祁鎮的意思,除卻胡濙誰也不知道。
胡濙卻是人老成精,聽朱祁鎮一開口,就知道這一件事情明顯不能成的,自然退而求其次。
朱祁鎮說道:“願聞其詳。”
胡濙捻鬚道:“都說道,儒,佛三教一家,陛下可知其根本區別在什麼地方?”
朱祁鎮一時間卻回答不上來。
朱祁鎮是受過系統的儒家教育,還涉獵了一些佛老之書。無他,這就是這個時代很多人的共同語言與認知。
朱祁鎮不去對這些東西進行一個系統性的瞭解。連與這些士大夫搭上話,都說不上。
不過,朱祁鎮的思想早已成型,他所學的更多是知識性的,去了解,去明白,而不是去踐行,對其中很多細微差別之處,他一時間也說不上來。
畢竟自宋以來,三家之間很多理念彼此滲透,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讓朱祁鎮做出一個論斷,實在是有些難為他。
胡濙微微一笑,他當初也是朱祁鎮的講官之一。對朱祁鎮的儒學水平是有些瞭解的,看得出來,這麼多年過去了,朱祁鎮雖然在很多手腕,用人,帝王心術上,有了很大的進展,但是對儒學的認知,還是二把刀。
胡濙說道:“在於有所為。”
朱祁鎮一時間,不大明白,說道:“此意何解?”
胡濙說道:“道家是出世之學,佛家更是虛誕之極,唯有夫子之門,從來是入世之學。誠心正意,所謂何事,乃是知這天下有仁義,有大道。所謂聖賢書不過如此而已。而知大義而不為,明大道而不行,非儒也。論語曰:‘知不可為而為之。’孟子云:‘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也。’朱子雲:‘存天理,滅人慾’所謂何事?如果為存天理而存天理,為滅人慾而滅人慾,則下之下矣,就是讓人不以私情而害公義,不以私心而害大事。這是修身的道理,也是做事的道理。”
“我雖匹夫,但自信在禮部整理歷代典籍,也是有所作為的。孟子云:‘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