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6章 西域近況,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祁鎮說道:“馳道的事情,我會督促工部與少府去辦。先生從西域而來,西域兩都司而今情況如何?”
這也是朱祁鎮一直記在心中的問題。
西域新定,各種不穩定因素頻發。石亨不是一個安分的,而蒙古人並不是各個都服帖的很。
或許他們在漠南這個距離北京不過幾百里的地方,在大明京營朝發夕至的情況之下,自然是服服帖帖的。
但是在西域可就不一樣了。
即便大明及時反映過來,從調集騎兵開始,到抵擋西域,估計也要一個月時間。
這還是最理想的狀態了。
如果說遇見這樣那樣的問題,三五個月援兵未必能夠到達西域。
在漢唐時代,就出現過這樣的事情。
西域有事,長安甚至在半年之後才有援軍。
要知道,漢唐時代的的首都是在長安,而今大明的首都卻是在北京。這種地理上轉變,就讓大明對漠南漠北有更深的控制能力,而對西域的控制能力更加疏遠。
反應在現在,就是大明對西域的統治更加薄弱了。
于謙說道:“而今西域總督白圭是一位能臣,屯田積穀,號令將士,頗有威信。”
白圭是羅通看重的兵部尚書。
如果不是西域的事情發生的突然,白圭而今就是兵部尚書,而不是程信。
白圭乃是正統七年進士,在正統十四年,他就在宣大任職,當時他組織百姓守城頗有戰功,後來有在遼東,貴州任職。
雖然沒有直接主持過戰事,但是他所在的地方,都是戰區。他好談兵事,甚至有時候想親自領兵。
如果不是朱祁鎮重新塑造了大明軍隊的戰鬥力,大明軍隊之中有不知道多少想打仗的青壯將領,都在抱怨自己之所以沒有封伯封侯,那是因為運氣不好。沒有撈上仗打,哪裡能分給文官那邊。
至於封國公,就不想了。
畢竟而今看來封國公,定然有一場大戰,要麼就是積功了。
所以白圭即便再怎麼好言兵事,也僅僅做後勤工作,與軍隊配和過多了,對軍事方面也不能說不了解。
這一次西域抵定之後,朱祁鎮要挑選能兵強將鎮守,五十歲的白圭,正是年富力強,可以任事的時候,就派他過去了。
“只是西域地域遼闊,南疆與北疆不同。南疆內部也有不同。”
“總體上來說,北疆為外,南疆為內。”
“白圭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鞏固南疆。推廣屯田,收納土著,劃分牧場。大體上南疆而今的局面,大體上是衛所與土司交錯而立。犬牙參差。而大明京營在幾座大城之中屯駐。”
“分別在伊州,高昌,龜茲,疏勒。”
“其中西域總督府在伊州,而南疆都司府在疏勒。”
“總體上來說,南疆以及與雲貴相比沒有什麼區別了。西域的問題不在南疆,而在北疆。”
前文說過,新疆的地勢是三山夾兩盤,而南疆的土地就是處於盆地之中,在地理上比較封閉。
總體上,還是比較好防守的。
至於這些地名,也是朝中儒臣的建議,將一些當地名字都用漢唐故名,這是一種政治上強調中華化的舉動。
而伊州就是哈密,高昌就是吐魯番,龜茲就是阿克蘇,疏勒就是而今發生疫情的喀什。
與雲貴等地無異。這一句話,要用正反兩個方面來理解。
一方面,就是大明對南疆的控制,已經進一部分深入了。雲貴地區雖然屢屢鬧事,但是大明對這個地區的控制,基本上是比較穩固的。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南疆隱患重重。
比較雲貴大大小小的土司根本數不勝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