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5章 聖誕安排,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縣怎麼可能升到順天知府?

要知道順天知府乃是高配,天下間也就是順天知府與應天知府這兩個知府與各省布政使相當。

也就是說,從順天知府的位置上升上去,外放一省巡撫,誰都不覺得不對。

所以一般來說,順天知府都是從外知府做的好的,升到順天知府上,或者說從六部直接調出來的。

一個知縣,即便是京城附郭縣,直升知府都是不合規矩的。

劉定之對一個知府也沒有想過刨根問底,但從這一點知道,這個知府背後是有人的。

劉大夏背後的人是誰?

是太子。

但是劉大夏升遷這一件事情,卻是朱祁鎮的意思。

卻是因為太子在安南數年,辦事辦的不錯。朱祁鎮準備將韓雍調入京師,而劉大夏既然是太子看重的人選,朱祁鎮就給他一點面子,將來好在安南擔當大任。

劉定之轉過來對李實,說道:“大宗伯,繼續。”儼然將禮部尚書當成下屬了。

李實心中微微不滿,但是依舊說道:“接下來,就是聖誕節當日在長安街閱兵,這一件事情,卻是兵部與樞密院的事情了。”

兵部尚書程信立即說道:“秉閣老,這一件事情我們與都察院商議了好幾次了,剛剛成為樞密院副使的威南伯王越,也是儒門中人,是一個好說話的,整個事情安排的差不多,倒是由六營為先,然後再挑選在西域,衛藏,安南,都掌蠻,等地立功的部隊,容陛下一一校閱,之前已經在通州訓練了好幾個月了,決計誤不了大事。”

劉定之說道:“好,樞密院那些人,大司馬你要跟緊了,真要出了什麼事情,兵部也是脫不了什麼干係的。”

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了。

大明勳貴雖然有一人在內閣,但是卻是隱身閣老,輕易不發話,幾乎不到了出兵打仗的事情上,都是不說話地方。

這是從張輔就留下來的習慣。

張輔是這樣,孟瑛是這樣,楊洪是這樣,而今在位的郭登也是這樣。

在去年,安南撤兵開始,郭登就以營國公升入內閣,代替了昌國公楊洪成為內閣大學士。

而昌國公楊洪卻調入樞密院,正式開始樞密院的工作,而王越也在平定都掌蠻之後,升為樞密院副使。負責樞密院日常事務。

說實話,王越本身就是舉人出身,歷史還考了進士。處理日常事務,更是他的強項。

所以這一次閱兵,就是王越負責的。

李實接著說道:“剩下的就是在團城設宴。為千秋萬壽宴,延請內外臣工,中外使節,本官已經算過了,大概人員在萬人左右。”

“在京七品官員,除卻不能離開的人,全部來了,還有百官使節已經他們的一些隨從,京中伯爵以上所有武將,還有河西四王,以及各地藩王的世子,特別是郕王在京,還有襄王世子也在。”

“這些雜七雜八的。”

七品以上文武官員,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少數有大幾千人。河西四王前文已經說過,就是西北四個藩王,他們都因為西北貧瘠,想要內遷,朱祁鎮就將他們給遷到京師來了。

郕王的病似乎已經好不了,這一段時間一直在京中養病,但是依舊不見大好。

至於襄王世子,卻是在做繼位之前的最後準備。

襄王在歷史上是一個長壽的,但是而今卻不是了,在麓川的水土,已經數十年來幾乎年年都不怎麼安分的南疆各部,極大的消耗了襄王的壽命。

襄王已經纏綿病榻了。

所以襄王世子這一次入京,固然是因為朝賀,也是想拉近與皇帝關係,讓他能順利的繼承麓川這一片基業。

不,不應該是麓川,襄王一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