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1章 洪武遺問,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祁鎮聽了,說道:“國公請講。”
楊洪微微頓了一下,說道:“陛下,臣乃是洪武年間所生之人,而今整個天下,如老臣這樣的人,已經不多了。少時臣就沒有見過祖父,但是聽父親說過,祖父當初跟隨太祖皇帝打天下的事情。”
“而今記憶猶新。”
楊洪的祖父,就是楊璟。是開國大將之一,也是死的早,才沒有受到洪武末年大案牽連,即便如此,楊將也被削去了爵位。
楊洪這一脈不是嫡系,被髮配到龍門所,楊洪正是年紀輕輕鎮守獨石關,這個孤懸於大明邊防線的要地,一守就是整個青年時代,然後再透過戰功一步步少來的。
這些事情,朱祁鎮自然是知道的。但是他不知道楊洪想要說什麼。
楊洪語氣一轉,說道:“老臣未曾有幸拜見太祖皇帝,但是太祖皇帝英明神武,重開天地。老臣常恨,吾生也遲,不能有逢高皇帝,否則為高皇帝效力,死不恨也。”
朱祁鎮聽了,心中有些泛酸。楊洪言下之意,縱然皇帝對我如此禮遇,但是在我心中,你還是比不上高皇帝的。
雖然朱祁鎮承認,在很多地方,他是比不上太祖皇帝的。但是楊洪如此直白的說出來,朱祁鎮還是心中有些不舒服。
但是他不至於與一個將死之人計較。
楊洪說道:“太祖皇帝所定製度,到了而今已經很多不能用了,臣在軍中,對衛所制度知之深矣。其中積弊深藏,早已不可用。”
“世人都將北逐瓦刺之功,歸於我,石亨,郭登,卻不知道此乃是陛下戰勝於朝廷也。”
“只是,太祖皇帝心中所想,非凡人所能知,些許細務,或許有錯,但是大政之上,陛下卻要當心。”
“陛下,重新整理積弊,一改太祖之政,大明乃有今日。只是陛下當政,自然是如臂使指,只是陛下百年之後,後世之君當如何?臣唯恐有不忍言之事,重現於今日。”
楊洪的馬匹拍的很好,但是後面的話,卻說得朱祁鎮眉頭深鎖。
楊洪不是普通將領。
可以說,但凡今日樞密院與內閣的大臣,都不是普通大臣。當了這個地步,都可以忽略的文武之別了。
楊洪對政事上不發言。
並不是他對很多政事沒有觀點,是他知道什麼可以說,什麼不可以說,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而今楊洪這番話,的確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這樣的人,也是除卻楊洪之外,估計沒有人敢說的。
楊洪所言的是什麼?
是內閣權大。
在朱祁鎮的改革之中,內閣成為文官集團的領導核心,甚至勳臣之中,也有參與其中。雖然在朱祁鎮這邊,他可以一手壓制種種情況。
不管出什麼事情,都翻不出朱祁鎮的手掌心。
但是楊洪所言很對,後世之君當如何?
他忽然想到了,他剛剛登基的時候,外有強臣,內有太后,是何等的戰戰兢兢的。數年之內,才一項一項的收回權力。
但是要知道,當時楊士奇的權力,要遠遠不如而今的內閣的首輔。
最少楊士奇並沒有直接領導六部的權力。但是在朱祁鎮的改革之中,卻是改善了這一點。
這自然提高了行政效率,讓大明決策的效率增加。
很多歷史學家,都說有明無善政,就是從廢除丞相開始的。
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罷丞相,分權六部。皇帝掌控一切,但是皇帝要決策的事情就太多了,皇帝根本不可能做到承擔這樣職責。
就有了內閣,有了司禮監。雖然明後期內閣首輔,已經有幾分丞相的感覺,但是畢竟不是。
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