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9章 大明官員的俸祿問題,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翰林學士彭時,他就是沒有什麼把柄。但是他也是見大勢已去,主動請辭的。朱祁鎮仍舊讓他享有大明致仕官員的所有待遇。
大明很多官員心態,朱祁鎮也能揣摩一二。無非是不想就這個敏感的問題發言。畢竟皇帝只是一時的,而今大明這位皇帝已經登基三十多年,已經是本朝在位第一了。
畢竟洪武三十一年,永樂二十三年。
這已經夠長了。
皇帝還能在位多長時間,已經是一個很多人私下揣摩的問題了。
今日衝鋒在前,說不定明日就要拉清單。
真正願意為朱祁鎮辦事的人,要麼是一些與朱祁鎮政見相合的人,比如劉定之,王恕,商輅。要麼就是想要投機的人,比如徐有貞,馬士枚。
能獨擋一面,有才華的大臣,朱祁鎮夾帶裡面並不多。、
這種旗幟鮮明的站立朱祁鎮大臣,並不多。
朱祁鎮說道:“這一次差事,你辦的不錯,只是今年京察太過嚴厲了,斥退有數千人之多,吏部的工作也是很重,要選拔得力人員,立即填補缺口,不能耽擱朝廷大事,還有各地賑災的官員,也要好好的看看,有得力的要提拔,但是有無能腐朽之輩,吏部也要負起責任來,將他們刷下去。”
“縣令一官雖小,上承朝廷,下接萬民。不可不慎重。不可不重視。”李秉聽朱祁鎮如此一說,一時間大喜過望,立即行禮說道:“臣定然不負陛下之命,這兩件事情,一定會做好,不會令一個庸劣之人,身居高位,也不會讓一個賢能之人,沉淪下僚。”
李秉高興的不是,朱祁鎮給他交代任務了。
而是朱祁鎮給他交代任務的潛臺詞。那就是皇帝打消了更換吏部尚書的念頭,他的吏部尚書的位置,終於保住了。
這才是他欣喜若狂的原因。
朱祁鎮又安撫了幾句,就讓這位吏部尚書去了。
只是第二日,懷恩探望楊洪回來之後,就立即向朱祁鎮稟報情況。
朱祁鎮聽了,手中毛筆都跌落了,說道:“昌國公,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嗎?”
懷恩說道:“臣不敢欺瞞陛下,昌國公的病情急轉直下。太醫說,也就是這幾日的事情了。”
朱祁鎮愣了一會兒,想起楊洪的種種功勞,心中微微一嘆,下令說道:“備車架。你去昌國公府打前站,讓他們一切如舊,不要驚擾了昌國公。”
皇帝探望未必是好事。
特別是人已經病重了,如果皇帝來了,還要出來行禮,更是要人性命的。雖然昌國公楊洪,是時間到了,油盡燈枯。
但是而今,朱祁鎮心中依舊希望,楊洪能熬過去這個關頭,畢竟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特別是在很多重大軍事決策的關鍵的時候。
楊洪哪怕是駐著柺杖,在朝廷之上,就能讓很多人安心。
當然了,並不是說朱祁鎮安心。
更多是安百官之心,天下之心。
而今的楊洪的地位,就好像當初張輔的地位一般。
即便是,朱祁鎮如此下令,但是昌國公府的人,也不敢真一切如舊,除卻昌國公的病房之外,其他的人都在大門口等著。
朱祁鎮一到。就有黑壓壓幾十個楊家子弟跪倒在地,一個個身形矯健,一股軍中氣質冒了出來。
讓朱祁鎮有一種到了軍營的感覺。
其實這很正常。
楊洪本來就是以軍法治家。楊家嫡系旁支子弟,都遍佈軍中,圍繞著楊家這個核心,更是有無數將領在其中。
這就是軍中楊家的影響力。
這個時候,朱祁鎮甚至有一中楊洪死的好的感覺。
因為楊洪一死,楊洪的子孫不成器,楊家全靠侄子楊信支撐,但是楊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