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5章 移民的難度,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根本矛盾,從一開始,朱祁鎮就在思考,在一個農業國家,耕地問題就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只是,朱祁鎮繼承皇位以來,他一直在製造問題,與解決問題。這種根本上的問題,只能拖著。或者暫時治標不能治本。
或者說,朱祁鎮也不知道該怎麼治本。
他心中其實也有一個,模糊的想法。那就是對外移民,在有些時候,朱祁鎮也向劉定之暗示過。
劉定之畢竟是朱祁鎮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朱祁鎮還想與他合作很長時間,所以很多事情朱祁鎮也是會給劉定之通氣。
事先溝通好,將來執行的時候,也好辦多了。
劉定之也是聞絃音而知雅意。他沉吟片刻,說道:“陛下,遷民寬鄉,倒是一件好事,只是朝廷力不能及。如果前行執行的話,恐怕去了天災,卻多了人禍。也是害民之道。”
朱祁鎮說道:“如果完成了吏員改革也不能做嗎?”
劉定之說道:“臣不知道,也只有到時候再說了,而今卻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其實這一件事情,朱祁鎮也揣摩過很多次了。
他其實也知道不能執行。
大明並非沒有執行過大規模官方移民。
在洪武初年,太祖皇帝以北方屢經戰火,地方一空,遷徙人口密集的地方到北伐定居,大體上來說,是從山西,山東,江南分別向河南,河北,兩淮遷徙百姓。
數量之大,也是中國歷史上數得著的。
甚至大明都亡了這麼多年了,這一次移民,還留存在中國人民的歷史記憶之中,特別是從山西聚集百姓的地點,有一棵大槐樹。
這一棵大槐樹,成為不知道多少人口口相傳的家鄉的象徵。
但是能成功執行,並不以意味著好執行。
要知道那時候大戰方定,百姓惶恐不安。
各方義軍之中,唯有大明太祖皇帝以不殺人為要旨,大明的軍紀還是比較好的。執行移民的更多是軍隊,而不是民政系統的人。
怎麼移民。只需看幾個名詞就知道了。
解手,方便,這兩個詞,就是這一次移民產生的,傳說,軍隊用將人的手綁在一根繩子之上,防止逃脫。如此一根長繩繫著好些人。
如果有人有屎尿之急,就央求軍官,解手,給予方便。
如此這兩個詞,就此傳了下來。
這種強制性,攤派性的移民。在國初還可以,但是而今是萬萬不能做的。
且不說,承平日久,各地百姓與朝廷的關係比之前密切了不知道多少。決計不能這樣不顧民意強行為之。
甚至一開始就有問題。
大明百姓從來是安土重遷。
不到萬不得已是萬萬不想背井離鄉的。
不採取強制手段,是不行的。但是如此採取強制手段,定然成為地方大戶迫害貧民的理由。即便是在現在,還有這種強拆的事情。
在古代,這命令下來,自然會激起極大的社會矛盾。
甚至被某些有心人利用了,搞得天下烽煙四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了,這個問題不是不能解決的。只要朝廷管理的精細話,精細的找出來,那些在家鄉生活困難的百姓,最好讓他們主動移民。
只是說起來很好辦。
但是實際上,這一件非常消耗行政效率的事情。
這也是朱祁鎮為什麼不惜一切代價,那麼承擔極大的財政負擔,也要完成胥吏改革的原因。
因為不幹掉胥吏這個階層,大明行政能力就一直被綁著手腳。
很多善政,朱祁鎮根本不可能去做。
只是,即便完成了胥吏改革,將大明原來的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