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7章 今年的年景,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年各地倉庫準備的怎麼樣?”
楊鼎說道:“臣不敢辜負陛下所託,受命以來,南至桂林,北至大同,徵用運河倉庫,並興建新的倉庫,總共有淮安,揚州,南京,九江,武昌,長沙,桂林,七倉,共有七百萬石糧食。”
“另外有洛陽倉,已經被樞密院徵用了。”
朱祁鎮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拔五百萬石,進入各倉,你能容得下嗎?”
楊鼎說道:“自然是可以的。”
朱祁鎮說道:“這一件事情,就如此吧。剩下的充作軍費。內庫補足不足的。”
這樣一計算,一千二百萬兩的軍費,戶部出了九百多萬兩,內庫補足兩百多萬兩就足夠了。
只是事情如果這麼好辦,就不會拖到了現代。
“陛下,”一直沉默的吏部尚書李秉說道:“朝廷各地的開支,並不會這樣就結束的,另外一筆開支是各地吏員的開支。”
“順天府是首善之地,但是其他地方不是,如天津府為例,用吏員代替胥吏之後,每一個吏員一年俸祿,常俸加工食銀種種,每一個一年在十兩左右,而天津一府吏員數量就在兩千上下。這就是兩萬兩。”
“各府開支加起來乃是五十萬兩上下。”
“陛下以為這是一個小數目。朝廷足以開支,但是陛下沒有算,這改制的幾個府縣,於天下不過是九牛之一毛而已。”
“朝廷如果全面改制的話,臣估計吏員數量恐怕不下百萬。如此一來每年開支就在千萬兩以上,如此朝廷如何能支?”
“今年不過西域叛亂,有旱災之兆,朝廷已經動用府庫將盡,一旦西域戰事連年不絕,或者大旱數年,朝廷該怎麼辦?”
“臣聞智者見禍端於未萌,臣不敢言智,敢不直言以告,臣請暫行新法,以裕朝廷。”
朱祁鎮聽了心中忽然一個激靈,他甚至有一種興奮之感,暗道:“來了。”
朱祁鎮自然知道,朝廷之中有一股反對新政的浪潮,但是背後主持的人到底是誰?朱祁鎮一直沒有頭緒。
這種官場上的事情,讓錦衣衛介入也合適。
朱祁鎮只能猜。
但是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那就是這也反對朱祁鎮新政的人,就是被朱祁鎮列為大臣的十幾個人之中。
文臣之中,六個大學士加上六個尚書,這十二個人之中必然有一個。
無他,沒有重臣參與其中,都稱不上政治風潮。
但是是誰?
這個問題,朱祁鎮一直沒有答案。
畢竟,一般來說有些想搞事,都是先拿下面的人出來試探。放出風聲看朝野的反應。等情況一步步發酵之後,才站出來發聲。
古今這樣的事情,並沒有什麼差別。
當然了,朱祁鎮對於李秉並不是沒有懷疑的。
李秉是正統元年進士,是劉定之的同年,這也是能為吏部尚書的原因之一,畢竟同年之間是比較好說話的。
但是細細看李秉的經歷就知道。
他應該是劉球栽培的。
劉球乃是當初天下文臣領袖,但是被朱祁鎮用近乎不講道理的手法給拿下了,只能在家中被養病,然後離開政壇。
但並不意味著,朱祁鎮除掉一個劉球,就可以將劉球的政治影響力給清楚了。
李秉先在地方當同知,以斷案如神聞名,然後調入中樞一段時間,又在邊塞任過職,在與瓦刺的戰爭之中得到了鍛鍊。
當然了。
隨後李秉又在都察院裡長期任職,他的上司就是劉球。
在劉球之後,他似乎被李賢接納了。
調入吏部之中。要知道吏部乃是李賢的老地盤。有李賢的栽培李秉才能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