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62章 滿城風雨近黃昏,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秉很清楚一件事情。
那就是他辦完這一件事情之後,就是他政治生命的結束。
首先要明白一件事情。
李秉的政治威信來自哪裡?
是什麼底氣,讓他敢直言犯諫?
是他吏部尚書的位置嗎?
不是,是李秉心中的道德修養,也是李秉持正數十年人品上毫無瑕疵,而得到了四方敬仰。這是李秉敢出來與朱祁鎮對壘的原因。
以朱祁鎮之前的作風,李秉在怎麼樣,最多不過是去官罷職,就好像是劉球一樣。
雖然劉球被朱祁鎮以被生病的方式罷免了。但是劉球之死,卻是他回鄉之中,鬱鬱而終。與朱祁鎮沒有關係。但是如果劉球能想開一點,心胸大一點,他依然是大明士子靜養的道德君子。
就好像而今的曹鼐一般。
雖然他不大可能回京了,但是坐鎮南京這麼多年,海內皆視為元老重臣,這個待遇也不差。
這樣說,並不是說,李秉貪生怕死。
而是說李秉真正的底氣。
但是朱祁鎮給他安排這個差事,就是要讓李秉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李秉的道德操守,還有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是不允許他的徇私枉法的。但是而今這一次,吏部,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東廠,錦衣衛,六個部分聯合行動。
李秉已經不能影響最終結果了。
大理寺是一個重要的部分,但是與這些部門並列的時候,就顯得人微言輕,而都察院一盤散沙。
都察院是劉球的基本盤,但是在朱祁鎮拿下劉球之後,對鐵板一塊的都察院,就不大喜歡了,自然動了動手腳,內部分裂了都察院。
而且都察院天然具有分裂的基因,這就表現在都察院的制度之上,都察院每一個御史都有獨立的奏事權,也就是說,如果與上司不和,可以不鳥上司,單獨上奏。
劉球是以自己的言行威信,折服了都察院,而後繼之人一個個都不行。
都察院在這一件事情,能有一個統一的聲音都不容易。
而刑部乃是徐有貞的基本盤,刑部的傾向性不言而喻,至於錦衣衛與東廠更是天子家奴。
李秉縱然是主持此事,真正到了決斷的時候,李秉根本無法控制。
這樣說,並不是說李秉就有心徇私枉法。
在每一次京察的時候,李秉都是鐵面無私的。但問題是,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同樣的罪行,不同的律師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更不要說古代了。
古代的律法條文伸縮度更強,主審之人權衡的餘地更大了。
而且李秉以他敏銳的政治嗅覺,他更清楚的知道,這一件事情未必是皇帝對吏治的不滿,而是皇帝對而今百官之中暗潮湧動的不滿。
所以,這一次聯合京察,更可能是皇帝的大清洗。而這一件事情偏偏借他的手為之。
大明高層這些大官,朱祁鎮基本都能控制住。
但是中層與下層的官員,就不好控制了。
所以,才有這種種的暗流了。
而李秉猜的沒有錯。
朱祁鎮要的就是一場大清洗。
當然了,朱祁鎮要的清洗不可能像嚴厲。但是卻要將朝廷之中,各種複雜的關係,給打了七零八落。
對於不同的人,自然要有不同的手段。
對於在變法之上,站出來與朱祁鎮打擂臺,不贊同的人,朱祁鎮還是比較優容的,比如翰林院之中,與在野的很多大儒。
翰林學士彭時,與吳與弼兩人就是代表。
朱祁鎮並沒有怎麼他們。甚至他們提出的意見,有些還會被採納。在很多事情上,朱祁鎮還有意聽聽反對意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