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08章 糧與銀,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是怎麼修補,也不過在太祖皇帝框架之中轉悠而已。
而今楊鼎的建議,其實是重塑大明糧食運輸體系。即便不推行一條鞭法,大明原本的賦稅按照這個本分執行,也是大省民力的事情。
而且極大的加強了中樞的控制力。
朱祁鎮打贏瓦刺之戰,主要靠的是鹽稅,茶稅,海關稅。但是對真正控制的田稅並不多。
並不是田稅不重要,田稅與附加在田稅上面的徭役,才是大明最大的財富。
只是,朱祁鎮以海運代替漕運,真正運送到北京的,也不超過八百萬石,即便是大明賦稅而今超過了五千萬石,真正運送到京師的也不過一千萬石而已。
剩下的都在什麼地方?
要麼折銀,就好像戶部每年給宮中的一百萬金花銀,就是江南糧稅折銀的。
另外就是按照這一張大網分佈在大明的各個節點之上的。
當然了,以大明現在的管理能力,對這些節點的管理,根本就是失控的。這就是大明財政體系之上的先天頑疾。
所以滿清入關之後,對財政上做出的改革之一,就是所有款項折銀之後,除卻留存部分之外,一律支京。
這才讓滿清的中樞權力大增。
朱祁鎮也明白這一點。
不過,他也明白,這個時代糧食運輸難度。滿清是在一條鞭法的基礎之上,才能做出這樣的操作。
朱祁鎮覺得國家儲備糧倉,不需要集中在北京,也不可能。
楊鼎所列出的倉庫,總體上是沿著運河一線,與長江一線了佈置。
透過陸路與水陸便於運輸糧食。出了事情也編入支糧。
而且透過這樣的整頓,朝廷控制在手中的糧食也就足夠多了,不再是京倉兩千萬石了。
朱祁鎮自然批准了楊鼎的奏摺。
這些倉庫都在陸陸續續的修建之中,至於倉庫的管理與地方上怎麼分權,什麼的還需要慢慢的磨合,但是總體主旨,不會改變的。
糧食問題,朱祁鎮正在解決。
銀元的問題,朱祁鎮也不得不面對。
特別是今年銀荒暗湧,雖然已經開始平息了。但是依然讓朱祁鎮感動心焦。
劉定之的辦法,都是治標之法,甚至連治標之法都不算,可以說是權宜之計。而銀荒,或者說錢荒,從唐宋以來,不知道有過多少次。
甚至宋代的交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為了解決錢荒問題的辦法,只是弄砸了。
所以,朱祁鎮對這種原始的銀行業很是感興趣。或許朝廷發行紙鈔,是不可能了。但是弄出類似銀票一樣的交易憑證,或許能緩解一下錢荒。
朱祁鎮默默的敲著汪嶽的資料。一時間陷入沉思,不知道對汪嶽的所做所為,要不要插手?
是任下面自由發展,還是出手弄一個國家銀行?
這個時候,懷恩悄然而來,說道:“冼駙馬求見。”
懷恩也是很有眼色的,朱祁鎮要見人自然有見不完的人,一般官員回京述職,登上好幾天,才能見皇帝一面。
唯有六部樞密院內閣這些大臣,才有越次求見的資格。按理上冼景一個駙馬而已,是沒有這個待遇的。
但是朱祁鎮對冼景另眼相看,身邊的人都看得出來。懷恩自然也不敢做惡人。
朱祁鎮說道:“讓他來吧。”
冼景來了之後,立即行禮就不用說了。
朱祁鎮讓他坐下來,說道:“有什麼事情?”
冼景說道:“陛下。”
朱祁鎮瞄了他一眼,說道:“叫父皇。”
冼景聲音之中微微有一絲顫抖,說道:“是,父皇。小婿今日前來,是有兩件事情稟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