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3章 曹鼐的遺產,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子聲音微微小了一些,將他與朱祁鎮談話之中,一些內容有選擇的告訴了曹鼐。
曹鼐沒有評價朱祁鎮與太子誰對誰錯。
議論君父在儒家道德體系之中,是不被提倡的。
不過,這並不是說曹鼐沒有傾向性。
曹鼐嘆息一聲,說道:“我大明有賢太子,老臣也就放心了。”
太子聽了,說道:“是孤考慮不周,讓父皇失望了。哪裡有什麼賢不賢的。”
曹鼐說道:“殿下,按理說,老臣與太子素來也沒有什麼交往,有些話交淺言深,本不該說,只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還望太子聽之。”
太子說道:“先生請講。”
曹鼐說道:“大凡有為之君,都是才高德勝,有強宗勝祖之心,自詡天下之事,捨我其誰,祖宗之業,時久弊深,後世子孫,皆不肖也。必將欲大有作為於天下。在位屢興大事,欲盡除積弊,求江山社稷,百世千世以至於萬年者。”
太子一聽,雖然曹鼐所言大而化之,似乎沒有說具體誰,但是太子也能聽出來,曹鼐所言的就是他的父皇。
按理說,對子言父。太子即便是打斷,也應該避席不聽。
只是他不知道想些什麼,有的只有沉默。
曹鼐咳嗽兩聲,說道:“治國之道,是協理陰陽,文武之道。欲速則不達,甚至求欲急,則事欲不成。以至於明主折戟,江山留憾。使漢武無宣昭,則漢家早有土崩瓦解了。當今陛下,精明強幹,正是一等一的明主,有漢武之行,亦有漢武之弊。”
“陛下所言之積弊,非無有也,然千百年之積弊,怎麼可能在短短几十年之內,一掃而空,陛下年少的時候,尚且有重臣規勸,陛下尚有納諫之舉,而今陛下年老,于謙一去,能勸陛下的人少之又少。臣亦將死。”
“死有何懼?唯恐老臣一去,陛下再有舉措,則天下萬馬齊喑,不是家國之幸。”
曹鼐說話其實也有分寸的,根據太子的反應,才有決定下一步該怎麼說,很顯然太子的沉默,給了曹鼐更大的勇氣,以至於他說的更加坦白且露骨了。
不過,曹鼐所說的也是真的。
在而今,整個天下已經沒有一個敢對抗君威的大臣。
看似韓雍很是強勢,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韓雍的強勢,是順而逆之。
也就是說,在大方向大決策,韓雍從來沒有反對皇帝,唯有在執行層面,才敢與朱祁鎮討價還價。
可以說,而今朱祁鎮想要做什麼。就一定能做成的。
這既是朱祁鎮幾十年執掌下來的威望所致,也是朱祁鎮熬死了大批元老重臣。再加上變法之中,各種打擊,以至於百官之中,已經沒有一個人能聚集士林聲望,如李時勉等人規勸陛下。
這樣的情況,如此從好的方面去看,自然是上下一致,提高行政效率。
從不好方面來看,就是獨-夫。
再看朱祁鎮執政之中各種政策,士大夫集團已經承受了不少的衝擊。再看皇帝的做法,似乎並沒有要停止的意思。
再這樣下去,在很多眼中,朱祁鎮就是民賊。
當然了,平頭百姓從來不是民,士大夫集團才是民。
太子輕輕一嘆,還是沒有說話。
他不知道,說什麼話是好。而且對曹鼐的心意,也有幾分猜不透,自然是不肯輕易表態。
曹鼐似乎也明白這一點,說道:“當然,陛下之功績天下有目之人,無有不知,老臣的擔心,更多是杞人憂天,老臣也別無他意,只願殿下能為漢宣。”
“如此,則天下必安。”
漢武帝晚年的時候,因為與匈奴持續的戰爭,天下戶口減半,有土崩瓦解之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