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8章 出巡,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定之無法相信,他該怎麼告訴天下人,皇帝出京,就是為了一個莫名奇妙的機器?

於是劉定之給朱祁鎮加了行程,就是並不直接去遵化,而是先去昌平,祭奠太宗,仁宗,宣宗三位皇帝。並視察,已經開工的當今陛下的萬年吉壤,也就是陵墓所在。

雖然朱祁鎮對於修自己的陵墓,並不是太感冒的。但朱祁鎮畢竟已經是四十多歲了,而且寢陵的修建也是一個大工程,不是一會兒就能修好的。

如宣宗皇帝那樣,一年之內,動用十萬人大工,緊急修建,成本不知道抬高了多少。還有不知道百姓都死在工地上。

還不如,提前開始修建。

只需幾千人慢悠悠的修建就行了。有了一個基礎,將來有什麼事情,再加以擴建就容易多了。

這一件事情,大臣們都是很是堅持。朱祁鎮也覺得,算是為朝廷好。就讓少府出錢,開始修建。

朱祁鎮帶著大臣侍從,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昌平,為太宗,仁宗,宣宗上香。隨即就到了自己的寢陵之上。

朱祁鎮只是一看,就微微皺眉。

他知道他的寢陵工程其實很大的,但是到底有多大,卻沒有一個概念。

而今站在高處一看,整個工地面積長一兩裡,寬一里餘,當然了,並不是全部是地穴,還有很大一部分地面建築,幾乎是重修一座宮殿。

朱祁鎮在大事上花錢從來不眨眼,該花錢的事情,朱祁鎮不會吝嗇,但是這錢,朱祁鎮並不覺得應該花。

他立即問劉定之道:“這個寢陵要花多少錢?”

劉定之說道:“估計在百萬兩上下,不過分做十幾年,每年的支出也沒有多少了。”

朱祁鎮聽了,立即說道:“百萬兩太多了。這不知道是多少民脂民膏,豈能浪費?”

劉定之說道:“陛下,登基以來,外逐強敵,內理新政,大明之盛,未有今日。寢陵之做,並非為了陛下,而是向後世子孫宣示陛下之功。陛下也要為朝廷體面著想。”

什麼錢該花,什麼錢不該花,朱祁鎮與劉定之之間其實有分歧,而今就是一個,在朱祁鎮看來,如此大手筆修一個陵墓,根本就是浪費錢財。

但是在劉定之看來,這不僅僅是一個陵墓,是朝廷的體面,也是上下秩序的體現,什麼人能修什麼樣規格的陵墓,都是有規定的。

朱祁鎮剩下這一百萬兩,只會讓外人覺得朝廷上下失衡,並不會有其他好處,而且朝廷並非拿出這一筆錢,如此內庫不出,劉定之也是能從太倉銀庫之中找出來一筆錢。

正如劉定之所言,看上來百萬兩,但是分為十幾年,其實每年也沒有多少錢。

朱祁鎮也明白這一點,他只能妥協,說道:“朕德薄,不敢越過獻陵與景陵去,令讓重新設計,無比要比等而下之。”

明十三陵之中,有一種說法,就是獻陵最樸,景陵最小。

而獻陵與景陵就是明仁宗與明宣宗的陵墓。

這兩個陵墓的修建,都是仁宗皇帝與宣宗皇帝死後修建的,時間緊,任務重。只能消減規格來完成。

畢竟仁宗皇帝之死,與宣宗皇帝之死,都是很突然的。

所以兩個陵墓的修建,比之明太宗的長陵,相差太多了。

朱祁鎮有這個藉口,限制了自己的陵墓規格。卻也是合情合理,讓人挑出不問題來。畢竟孝道也是人倫之大道。

劉定之奉命重新擬定寢陵規模,就不用說了。

只是朱祁鎮這個命令,就成為了大明祖訓之一,也就造成了大明後來大多數皇帝的陵墓都一個比一個小,也就少數出格的皇帝之外。

所以大明寢陵群要比後世小上一大圈。

朱祁鎮無暇關注這些影響,他這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