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3章 項忠之心,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淵閣中。
項忠與丘浚相對而坐。
兩人看著從乾清宮傳過來的文書。一時間相對無言。
其實,想要太子回來的人,不僅僅是太子本身,還有以項忠與丘浚為首的文官集團都希望太子回來。
並不是說,朱祁鎮當了這麼多年的皇帝,沒有一點心腹班底。所有人都盼著朱祁鎮死。
這是朱祁鎮的自我錯覺。
或許有相當一部分人,這些人被朱祁鎮打擊的人,他們或許盼著朱祁鎮死。但是這些人也不過是在心底想想而已。
最少在內閣之中的人,都是大明的忠臣。絕對沒有盼著朱祁鎮死,或者讓朱祁鎮交權的事情。
只是這與這些人想讓太子回來,並不矛盾。
其實,讓太子在外將兵,在朝臣之中,本來就是有些很多反對意見的。
畢竟,太子將兵,本身就與中國自古以來的政治傳統有相悖。勝利了不好辦,敗了更是難辦。
但是,朱祁鎮已經過了六十歲了。一場大病之後,傷了元氣,這些與他們朝夕相處的人,明顯的感受到了朱祁鎮的虛弱。
即便放在後世,人到六十歲之後,死亡機率呈現爬升。更不要說這個時代了。前例就放在眼前。
劉定之是怎麼死的?
不就是在內閣,一個轉眼的功夫,人就沒有了。
才有韓雍臨危受命,擔任首輔。
當然了韓雍能坐穩這個位置是另外的事情。
雖然,他們兩個人對朱祁鎮忠心耿耿,不願意往不好的地方想,但是作為國家大臣,卻不得不多想一點。
他們固然是忠於朱祁鎮,但是更忠於的是大明的江山社稷。
一旦朱祁鎮有不忍言之事,太子從南洋回來。也有一兩個月的時間,這一兩個月的時間,可以發生太多的事情了。
且不說,秦始皇死後,扶蘇太子前車之鑑,單單說近一點的,仁宗駕崩的時候,宣宗皇帝在南京,一路從南京快馬加鞭趕回來,很多掩藏在史家隱筆之下的,風雲變幻,更是讓觸目驚心。
要知道,這才是六十年前的事情。
當事人都還沒有死光的。
六十年前是有驚無險。
但是而今卻不一樣了。
特別是皇帝將諸子分封,雖然偏遠了一點,但是每一個兒子都是有幾萬士卒的。雖然對於京營的六十萬大軍,並不構成威脅。
但問題是,政治陰謀很多事情,都不用兵馬相接。
項忠能想到的最壞的結果,那就是太子來不及回來,某皇子登基掌控了京師內外,而太子在南洋也是重兵在握,如何肯甘心?
大明南方地區因為南洋戰事,軍隊南下,大體空虛,很可能就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大明列祖列宗經營近百年,才有今日的盛世,就毀在他手中,項忠作為內閣首輔,雖百死而莫能贖。
而丘浚是朱祁鎮一手提拔上來的,對朱祁鎮的忠心絕對沒有話說,但是在這種大是大非的選擇之上,也是以江山社稷為重的。
只是他們心中怎麼想的,是一回事,但是事情要怎麼做,卻是另外一回事。
朱祁鎮五十年的皇帝,積威之重。不下於太祖太宗。
即便朱祁鎮一向寬厚,從來沒有做過無罪而誅殺大臣的事情,最嚴重也不過是罷官。
但是即便如此,從正統三十年以來,敢面刺朱祁鎮之過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項忠也是如此。丘浚更是如此。
項忠的履歷多在下面,從知縣而知府,從知府而巡撫,從巡撫而總督,而丘浚卻不一樣,他雖然也有知縣知府的履歷,但是更多是朱祁鎮提攜而致。
可以說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