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7章 南洋貿易危機,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糧食,但是總不能依賴外來的糧食吧,一旦有變怎麼辦?
但是這種情況下,滿刺加成為南洋強國,可想而知,滿刺加根本就是貿易,而且這不是滿刺加一個國家的特例,而是大部分南洋國家的情況,貿易收入佔據了他們國王收入的大半,這也是為什麼他們不能容忍大明對南洋的進一步的插手的原因。
所以,對南洋的治理,是不能忽略南洋貿易的。
提到貿易。冼景臉色有一些鄭重,堆滿了肥肉的臉上滑稽之色,迅速的退卻。反而有了一絲莊重的神色。
冼景說道:“殿下,臣這一次來,也是因為這一件事情。如果殿下不干預的話,南洋貿易將會出大問題。”
太子聽了,有些詫異,說道:“這是怎麼回事?”
冼景說道:“殿下,從馬六甲往西貿易,都是由阿拉伯商人壟斷的,而今已經已經沒有回回商人願意走了。現在我們只能到亞齊中轉。但是這種情況下,其實很不穩定的。而且來往亞齊的回回商人也是越來越少的。”
冼景這樣話,有一點混淆視聽。
這種情況有沒有?
自然是有的。但是遠遠到不了中斷的程度,誠然了因為大明出兵南洋,南洋與印度之間的貿易,呈現了波動。但是這幾年過來,已經一點點恢復過來,但是還沒有盡復舊觀。或許永遠不能盡復舊觀了。
畢竟戰爭對商業與貿易的傷害,想要恢復,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但是並不是說,從此南洋與印度洋的貿易就要斷絕的。
這是不可能的。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接為利往。想想就明白,且不說尚且有亞齊這個中轉站,即便是沒有亞齊這中轉站,只有利益在,絕對會有人冒險來做買賣的。只是大規模貿易卻是未必了。
不過,對冼景為首的中國商人來說,這卻是不能接受的。
因為之前,大明商人已經佔據了南海航線,從馬六甲海峽往北的航線,大部分被中國船隻佔據。
而今打過這一戰之後,不過是將交易城市,從滿刺加,變成了亞齊。
這有什麼用處?
甚至對大明商人來說,有幾分得不償失。
首先戰爭摧毀了數個國家,將整個南洋的消費能力下降。就大明這個大市場來說,整個南洋板塊不過二三千萬人上下。大部分人都是奴隸。消費能力相當差。
南洋這水池,本身並不大,再這一番摧殘之下,更是消費能力下降,比不上大明一個省。
其次,大明對南洋的用兵引起了鏈鎖反應。
如暹羅,寮國,緬甸,等大大小小的國家都對大明生出了警惕之心。
這些國家雖然都是被大明冊封的國家,名義上對大明畢恭畢敬。但是他們對大明真實態度,也不過是敬而遠之。
而大明忽然出現在身邊,連續滅了好幾個國家。豈不讓他們心驚膽戰,更不要說大明封了這麼多王爺在南洋,一副不走了的樣子。豈不更讓他們心驚。
所以,他們在明面之上,不敢怎麼對大明。但是私下裡對大明商人開始有很多限制。
畢竟各國再弱小,在自己的地盤之上,也是有辦法限制中國商人,也不讓他們說出話來。
雖然大明的商品在很多地方,有不可替代性。但是有很多東西,也是可替代的。
大明在南洋銷售的大宗商品,比如棉布,瓷器,糖,鐵等等。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替代的,比如暹羅很早就產瓷器,一直在南洋佔據近百分二十的市場份額。比如爪哇產紙,比如印度的棉布,等等。
這種情況雖然規模不大,但是看每年的報表,就會發現,對中南半島幾個國家。大明商品輸入在南洋之戰之後,非但沒有得到提高,反而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