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1章 南洋韓王城,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統五十年。
南洋的雨似乎隨時都會來,他們不會與任何人商議,或者早上,或者晚上,或者中午,都會來與人打招呼。
馬道南對這種情況,已經很熟悉了。
他這個西北大漢,也都非常熟悉這裡的氣候,不自覺的換上了木屐。同樣原來在中原已經廢除的禮節,也再次恢復了。
漢唐之時,是不需要穿著靴子上殿的,所以劍履上殿,就是對臣子極大的褒獎。但是本朝太祖,實在不能理解這種朝廷議事的時候,一個個將鞋子給脫了,反而穿著襪子上殿的習慣。
但是在南洋,這種潮溼的天氣之中,如果讓人穿著靴子上殿,那麼大殿的地面就不能看了。
於是,韓王下令。大殿議事的時候,就令著絲履上殿。反而有一點復古了。
馬道南乃是舉人出身,而今作為韓王長史,也是世子老師。
此刻,韓王出征在外。馬道南來為韓王世子上課。
韓王世子所受的教育之中,卻與朱祁鎮當年日講不同,主要是史書,如《資治通鑑》前四史,兵書戰策,一整套武學的教材,不少都是石亨,楊洪,郭登,等大小將領晚年,朱祁鎮特地讓他們寫的兵書。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李衛公問對》影響,他們多寫成了類似問對體系,歸納出行軍打仗之中,遇見的種種問題,然後寫出自己的應對辦法。
每一個人的文字之中,都有自己的風格。同樣的問題,在不同的人應對,卻有不同的辦法。
就拿三人來說,石亨詮釋最簡單,誰要是按照石亨的辦法去打仗,估計早就死了。楊洪說的最繁瑣,也是篇幅最長的。
洋洋灑灑數十萬字,各種情況可以說事無鉅細,綱目並舉。從練兵,備戰,出兵,接戰,收兵,等等。寫的最為詳細。
也是學術價值最高的一部兵書。
郭登的就次之了。
除此之外,還有《古蘭經》。
這也是大明對南洋政策的調整。
正統四十六年,秋。太子親督兵馬分三路攻爪哇。遇到了激烈的抵抗。拉登巴達在爪哇海外,與明軍水師大戰一場,雖然一場大敗,喪盡所有海船,但明軍水師在火船的威脅之下,也不敢輕易靠近爪哇海岸。
汪直更是率部先上岸,遇見了淡目軍隊的激烈反撲。
汪直鏖戰數日,終於站穩腳跟。
於是英國公張懋帶領大軍上岸。
這個時候已經是正統四十七年了。隨即一場大會戰後,淡目大軍崩潰,張懋直入淡目城下。
誰都以為淡目之戰,就此平定的時候。
都小看拉登巴達的堅持。
淡目城居然堅守了整整一年。
似乎是因為拉登巴達早知道有這一天了。在修建淡目城上畫了大本錢。淡目城建立在一座高坡之上,城牆大多為條石所修建。
明軍即便調來大炮轟擊,效果也不是太好的。
終於在正統四十八年,春攻破了淡目城,但一場慘烈的奪城戰展開。
拉登巴達也算是雄主,他知道自己絕對不能投降。選擇了頑抗到底,最後因為明軍傷亡太多,整個淡目城也沒有留下來多少活口。
甚至在這種貼身肉搏混戰之中。明軍也傷亡不少,甚至可以說是難下諸役以來,除卻南洋海戰之外,傷亡最多一場戰事。
正是因為淡目人的頑抗。
太子做出了決定,拆掉了淡目城,選擇一個港口,修建一座城池。作為未來藩王的駐地。
以鎮壓淡目餘孽。
這個重任之所以落在韓王身上,卻是朱祁鎮對韓王的爺爺,也就是當年韓靖王身深有好感。
當年韓靖王雖然是藩王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