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6章 衝出吉大港,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爺回國,不過水手要留下來做奴隸。”

至於貨物更不要提了。

汪直冷笑一聲,說道:“知道了。”

汪直雙肩一挺,似乎整個人都高大了許多,說道:“來人,為我更衣。”

立即有兩個親兵,將汪直一身便裝脫下來,換上一身伯爵服色,卻見上面一根根金線,在陽光的照射之下,有一種流光溢彩的感覺。

汪直說道:“升我將旗。”

本來是商船的旗幟落了下來,將“汪”字大旗掛在船頭上。

汪直以自己座船為首,帶著剩下的船隻衝向阻擋他們逃出吉大港的水道。

這一次戰鬥,對於雙方都是很倉促的。

汪直的倉促也是明白的,他以為印度洋沿海的國家,都如同白古王朝一般,對大明保持尊敬。這次中了招。倉促接戰。

而阿拉幹這邊也是如此。

汪直的船隻的吃水,還有冼家掌櫃去報價,都洩了他們的底氣,汪直所帶的貨物,在汪直與冼景開來不算太多,最多十幾萬兩的貨物。

但是在回回商人看來卻不是這個價格。

因為回回商人是可以直接將貨物轉賣到紅海,甚至到威尼斯商人的手中,那就是另外一個價格了,甚至要比冼景開出的價格翻了兩倍。

這個時代海上貿易,就是如此暴利。更不要說大明在南洋的征戰,一度讓大明的貨物在西方處於缺貨狀態。

而這些暴利之前都在回回商人手中掌控著。

他們不願意與大明海商分享,更是被這些貨物迷了眼睛。先要拿下之後,發一筆大財。

他們本來想,直接在碼頭解決。但是做事不密,被汪直手下人看出了端倪,這才不得不變成這個樣子。

他們倉促之間,也沒有準備好這一場海戰。

說汪直是大明海上第一大將,或許有些過分,但是汪直對海戰的確是比較熟悉的,與滿刺加海上決戰,更是汪直軍事生涯之中的高光時刻。

此刻汪直再次直衝敵船,雙方這一次戰鬥,短促而激烈。

說是短促,是因為阿拉幹人並沒有堅持多長時間,就讓開了道路。

並不是阿拉幹水手不能打,而是他們對密集火炮的確有反應不過來,第一時間被打懵了。再加臨時集結的各部之間配合不足,見損失慘重,自然不願意再打了,一艘船退讓,就有很多船隻退讓。

激烈是說,雙方交戰一開始就達到高峰。

因為是在河道之中交戰。

迴旋餘地很少,所以近乎一半明軍船隻都要面臨接舷戰。

雖然說大明水師火炮是優點,但並不是說明軍水手,就不能打接舷戰了。只是面對阿拉幹人在接舷戰之中,卻有一種吃力的感覺。

阿拉乾地區水網密佈,這些人天生就有從一艘船跳到另外一艘船上的能力,對船隻適應之極,不管在怎麼樣的顛簸之上,都是如履平地。

只要一口刀,一根繩索,他們就能在好幾米之外,藉助繩子的力量,一躍而過,就好像是在熱帶雨林之中飛騰一般。

大明士卒根本沒有見過,如此奔放的打法。

而且船上的肉搏戰,一些防具也沒有用,畢竟如果穿著盔甲,這盔甲很可能就成為他們的催命符。一旦落水就會沉底。

明軍沒有甲冑,而這些阿拉幹人有相當一部分,不過是裹著下腹而已,渾身呈現健康的太陽黑,手中一柄彎刀,用的出神入化。

在陸地上,或許明軍可以考陣型,還有靜止的地面,壓制阿拉幹人,但是在船上卻不一樣,不管是船隻怎麼樣的動盪,那麼只有一絲絲,都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戰鬥狀態。

很多時候大炮都派不上用場,雙方就陷入貼身廝殺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