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6章 寶井之利,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石大將。
兩代襄王都非常倚重。
但是這位大將與黔國公府卻是殺父之仇,如果不是前代黔國公府指揮失當,方政也不會孤軍深入,後援斷絕,為大軍斷後,死在麓川象陣之下。
如果這裡還是陳年舊恨的話。卻還有政治制衡的考慮。
畢竟,不管怎麼說,朱祁鎮對老襄王從一開始就是不放心的,誰讓老襄王的金冊,在不該失蹤的時候失蹤了。
這是朱祁鎮心中一個抹不去的結。也就是太皇太后去後,才算是鬆開了。
皇帝這個心結,很多人都知道的。
畢竟宮中很少有秘密,特別是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年的秘密也就成為笑談了。
再加上大明藩王的原罪。
對於襄王這樣有實力的藩王,鎮守大將都不會去接觸,甚至有意鬧出一些矛盾出來,好表明自己的立場。
黔國公沐家多少年風雨不倒,這一點潛規則,豈能不明白?
不管是表現給朱祁鎮看的,還是其他什麼的。朱祁鎮從錦衣衛乃至於東廠,各個訊息渠道打探出來的,都是一樣。
黔國公與襄王之間的關係說是有仇,是有些過了,但是冷淡卻是無疑的。
任何時候,聽信一面之辭都是要不得的。
這一件事情,朱祁鎮放在了心上。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說明襄王想從朱祁鎮得到一些支援。
畢竟襄王也不容易。
襄王一脈本來底子很薄,再加上要經營的地區,很多都是山區。大部分都是熱帶雨林。在其中開闢出良田出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真正主持這一攤子事情,就會發現,什麼都要錢。錢總是不夠的。
這也是為什麼襄王兩代人,僅僅是站穩腳跟而已,其餘的事情根本沒有怎麼辦?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樣,數年之內,將緬甸給滅了。
而且襄王還要承擔一些對大明的財政義務,也就是每年都要上貢一些物品。大概在一兩萬兩之間。
這對朱祁鎮來說,其實是一個小數目。但是對於麓川襄王一脈來說,年年上貢,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襄王幾乎可以說是大明最富裕的王爺,他有數十萬百姓,數萬大軍。其他各地藩王,即便是朱祁鎮幾個兒子,都比不上襄王的兩代經營。
但是襄王又是大明最窮的王爺。
因為維持麓川一步步發展,早已將襄王一脈所以的資產消耗完畢了。
朱祁鎮說道:“還請皇弟放心,朕會下令給黔國公,你的京城期間,麓川有事,就是他的責任。朕拿他問罪。還有朕免除襄王十年貢品。皇弟就不願意助我一臂之力嗎?”
襄王聽朱祁鎮都說道這個份上了,還能誰什麼?
只是行禮說道:“臣遵旨。”
朱祁鎮立即下令,讓襄王接任宗人令,管理京師所有的藩王,並讓他與內閣,樞密院,一併商討,藩王南遷的細節。
襄王領會朱祁鎮的意思之後,就下去辦事了。
朱祁鎮沉吟片刻,在原地踱步一陣子,叫來懷恩,說道:“去將南疆所有資料都找過來,我要看。”
朱祁鎮覺得這十幾年,他似乎將南疆的情況放在一邊,對而今的南疆有些摸不清楚底細了。
而隨著大明平定南洋之後,中南半島之上,其他國家也成為朱祁鎮的獵物之一,自然要好好揣摩。
懷恩立即答應下來。正要出去,又被朱祁鎮叫住,說道:“你去將楚王也叫來。”
懷恩立即答應下來,說道:“是。”
朱祁鎮將襄王叫過來,是想從藩王內部找到支持者,而將楚王叫過來,卻是另外一個原因了。楚王是牽扯如寧王之亂最多的藩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