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4章 去年天災與人禍,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否則寧王之亂還沒有平定,長江流域就會有流民起事了。
即便如此。
也給大明財政打出一個大大的缺口。前後砸進去糧草數百萬石之多。
當然了,這也不全部是賑濟旱災,還有賑濟鄱陽湖平原的兵災。
寧王起兵的時候,自然顧不得別的,可以說能為他所用,更是來者不拒,不管曾經是水匪,還是土匪。
大明軍隊的軍紀不好,但是在長官的約束之下。不敢太過分。
但是寧王的軍隊,根本就是土匪。
一場大戰,寧王對朝廷大軍並沒有造成什麼損失,但是卻將南昌為中心的鄱陽湖平原禍害慘了。
這下撥的錢糧,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撥給江西的。
韓文這個江西巡撫,可不好當。
朱祁鎮聽了這個大的開支,立即問道:“朝廷用度夠嗎?”
韓雍說道:“賴陛下天縱之德,商稅之策,初有成效,這些缺口都以商稅抵消了。而今朝廷所徵,鹽,茶,布,絹,瓷器,鐵,煤,糖,木,船,等引稅,共有三千萬兩之多。足夠彌補朝廷的缺口,甚至還有不少結餘。今後或許會更多。”
“而且湖廣旱情,動的更多是地方蕃庫,朝廷的太倉卻沒有動用多少。”
“只是。”韓雍說道這個微微一頓,說道:“桑弘羊之策,不可長久。”
有些時候,適當的危機,反而能促進有些事情的推進。
比如這一次震動天下的寧王之亂,江南一帶可以說是人心惶惶。資本厭惡混亂。在這樣情況之下,商稅的推行反而容易多了。
雖然江南一帶,是對北京有著離心力。但是更多百姓對朝廷還是比較支援的,即便是江南士紳,在寧王與北京之間,也是選擇北京的。
特別是寧王起兵的時候,這些軍費等朝廷撥款就來不及了,所以動用的更多是安徽,江蘇,浙江的蕃庫。
一下子讓地方的沒有了錢,反而促進了商稅的推進。
朱祁鎮推進的商稅,未必能滴水不漏,但是它他畢竟是根植在大明這麼多年興旺發展的工商業上面的。
可以說是抓住了時代的脈搏。
這才猛增了這麼多,而且這還是沒有完全鋪開的情況之下,將來完全鋪開之後,不管說大明財政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是最少很多事情,朱祁鎮都可以做了。
不過,韓雍對這一個政策,並不是太支援的。
這也很正常。
朱祁鎮這些思想,被當代人歸為桑弘羊之術。
桑弘羊是漢武帝的財政大臣,他為漢武帝東征西討籌備了大量的軍費,但是一場鹽鐵會議,卻將桑弘羊定在恥辱柱上。
其實,鹽鐵會議之後,當時主政大臣霍光並沒有廢除桑弘羊的政策,甚至桑弘羊之後被殺,也不是因為他的政治思想,而是因為他站錯了隊,站到了上官桀一方,被霍光給幹掉了。
甚至桑弘羊很多政策,也被後世沿用,比如鹽鐵官賣。
但筆桿子一動,似乎桑弘羊就在鹽鐵會議之上,被駁的啞口無言了。
而作為賢良文學的先儒們成為勝利者。
於是後世徒子徒孫,從來鄙視桑弘羊的財政思想。
而朱祁鎮將收稅的重心轉到了工商業之上,這分明是桑弘羊的財政思想:“富國何必用本農,足民何必井田也。”的思想延續。
韓雍是一個實用主義者,並非那一家思想的忠實信徒,但是他畢竟是儒生,儒生以農為本的思想,更是深入骨髓之中。
所以,對商稅大規模徵收,韓雍心中並不歡喜,更有擔心。
擔心這種收稅,會引起不良反應。
天下財賦有數,不在官,則在民。這是很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