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5章 諸王會京師,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路來都是要人攙扶的那一種。

其實比較健康的,也是一身文人氣質,總體上是手不能拿,肩不能抗。

而襄王卻不一樣了。

這一代襄王名叫朱祁鏞,乃是第一任襄王,也是襄憲王的嫡長子。與朱祁鎮年紀差不多大,但是看起來比朱祁鎮老多了。

早已兩鬢斑白了。整個人看上去很瘦,但是朱祁鎮看得出來,他手臂上的肌肉線條卻非手無縛雞之力,看手上的各種老繭。朱祁鎮估計他的弓馬刀劍之術,都是相當嫻熟的。

整個人的氣質,讓朱祁鎮想起來,他見過很多老將軍。

這些將來就是這種沉穩的氣質。

不得不承認,麓川這一塊領地的確是鍛鍊人。老襄王留下的基業,不過一府之地,幾十萬子民,軍隊數萬而已。

要在這個地方立足,襄王要做太多的事情。

襄王世子能在這個地方支援下來,也就極大的鍛煉出襄王朱祁鏞的能力。

朱祁鎮看到襄王,心中暗道:“這才是我想看到大明皇族。如果大明皇族都是如襄王這樣的,大明江山又豈能為區區韃子所滅?”

朱祁鎮對大明宗室的改造的終極目的,就是軍事貴族。

朱祁鎮與朱祁鏞相互見禮之後,感嘆道:“如果叔王能見到皇弟如此,想來也是含笑九泉的。”

朱祁鏞比朱祁鎮小兩歲。是堂兄弟。襄王說道:“多謝陛下繆贊,臣弟不肖,只求能守住父親的基業而已。”

朱祁鎮說道:“我可不是繆贊,皇弟也看見了,這些藩王一個個都是什麼東西?一群廢物,如果太祖皇帝能看見後世子孫如此,不知道做何感想?”

這樣的話,朱祁鎮能隨便說。但是朱祁鏞卻不能隨便接話。只是默默的垂手而立。不言不語。

朱祁鎮話音一轉,說道:“皇弟,我召你來,也是為了今日之事,我欲將諸王分封南洋,卻不知道皇弟意下如何?”

雖然朱祁鎮一口一個弟弟,但是襄王朱祁鏞從來沒有將皇帝當哥哥。

面對朱祁鎮的問話,自然說道:“臣弟以為,陛下聖明遠見於千里之外,非尋常人能及,各地藩王不能明陛下之意,是他們的錯。”

首先,襄王很能擺正自己的位置,皇帝在諮詢你的意見之前,已經表過態了。難道皇帝是想聽你勸諫的?

襄王只能支援。

其次,襄王一脈作為第一個在外分封的藩王,在麓川幾十年,歷經兩代人,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但是在整體上來說,不過是老襄王,還是現代這一位襄王,都是沒有後悔過。

無他,比起那種被變向圈進在一座城池之中的生活,雖然麓川的生活是艱苦了一些,危險了一些。但是卻能給男人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權力與成就感。

在內地的藩王是萬萬不想到一個在外分封藩王的權力。

在內地的時候,幾乎時時刻刻被衙門盯著,在很多案子上與當地官府扯皮。但是在麓川雖然危險,但是各項決策從藩王一人做的。

掌控數萬大軍,數十萬百姓,立國一方。並能將基業傳給後世。襄王打心眼之中支援這樣的政策。

本質上是對藩王的利好。

最後,在襄王看到各地藩王的樣子,心中更確定了不能這樣養著宗室,不僅僅是花銷巨大,而且是一群廢物。

如此不得不說,朱祁鎮很早之前就沒有宗室子弟從軍,很多底層宗室子弟,都從武學畢業。但是宗室將領在整個大明是一種被暗暗壓制的情況。

這是一種骨子裡對宗室的不信任之處,很多時候,這些宗室將領不過是文職而已。做不了什麼事情。

但是在麓川,卻是另外一個樣子。

漢人少,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