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87章 韓王請封建,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韓雍的心情如何平復,就不需要細言。
不過,政治人物的決斷,從來不是情緒所左右。
韓雍身後不僅僅有自己,還有韓系一大幫人馬,從這個角度看。他需要時間來調整,在自己下位之後,保持自己人在核心的權力。
所以,他不能拒絕朱祁鎮的意見。
於是,不過三天之後,一封奏疏到了內閣。朱祁鎮批閱之後,又被下部議處。
這封奏疏的內容。就是大明韓王請封國南洋,以鎮遠方。
朱祁鎮自然知道,這一封奏疏乃是韓雍的手段。
因為此韓王已經非彼韓王了。
當那位精於騎射,想要建功立業的韓王已經不在了。他的諡號乃是韓惠王。而今的韓王乃是韓惠王之子,說起來在輩分上應該叫朱祁鎮為叔叔。
他也是剛剛封王不久,雖然被韓惠王教育出來的。也是大本堂武學一路畢業。
只是他倒是有沒有韓惠王建功立業之心,卻是不知道了。
只是一個在京師的王爺,雖然貴為親王,畢竟是天子疏宗,一個當權的首輔,想要拿捏實在是太容易了。
所以,韓王這一封奏疏,自然是韓雍暗地裡做的事情。
一下部論處,就引發各方面的討論。
很快韓雍就在明報上公開發文支援藩王遠封,以有三大利而除三弊之論。並很快批准了韓王遠封。
就解渤泥之地為韓地。
並令有司勘探婆羅洲土地河流,朝廷出錢在婆羅洲合適的地方,為韓王建造王府。其實也就是一座城城池。
並準備撥給韓王數萬百姓,令起就封。
這數萬百姓,自然是各地流民。
不得不說,雖然朱祁鎮一直以來賑災得力,並且一次又一次招來流民,各地安居。從於謙在河北水利建設的時候,就招徠了大量河南江淮山東的流民。
但是一次又一次安置流民,根本就是揚湯止沸。只是平靜數年,又會出來一批。
朱祁鎮也無能為力。
這是大明根子裡的痼疾。
承平百年,人口滋生。一方面大明經濟高速發展,特別是各種手工業工廠化,乃至於蒸汽機的運用。
另外一方面也是最底層的百姓紛紛破產。
甚至這種破產,還有地域性。
有錢的更有錢。沒錢的更沒錢。
在家上天災人禍,水旱蝗震,一次又一次,百姓那一點積蓄根本不可能支撐。即便朝廷再賑濟,也不可賠償百姓的損失。
也賠償不起。
所以,雖然下面都不向上報流民數量,但是朱祁鎮也知道,朝廷要收攏幾十萬災民,從來不是什麼難事。
各方流離失所的百姓,只比這個數量多,不會比這個數量少。
韓王事情一定下來。
韓雍立即上奏,請修改大明宗室分封之策,也就是將大明封在國內十幾個王爺,還有還在京師三個王爺,一併都封在南洋去。
這一下子就引起了渲染大波。
各方藩王一下子炸鍋了。
要知道,幾代富貴下來。大明藩王早就沒有了當初的心力。也沒有在異域開拓的能力,此刻將他們分到南洋,將他們從原本的舒舒服服的封地。趕到了南洋這不毛之地,其中的心理落差,就等於將人從北上廣,趕到西南大山山溝溝裡,說不定還沒有訊號。
這根本是讓人拼命。
於是,秦王首先上奏。
一上奏就出大招,以韓雍為人臣,不思勸聖上親親之道,而聽異端邪說,害骨肉之情,請誅之以謝天下。
於是乎,其他藩王紛紛上書,一時間要將韓雍給批臭打死的感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