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6章 商稅細則,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頒行天下才算是完事。
這一件事情,朱祁鎮也讓太子參與其中。
太子這幾個月可以說是痛苦並快樂者。痛苦的是,朱祁鎮給太子安排了很多工,協助丘浚處理庶務,一些奏摺朱祁鎮單獨,讓太子批閱。在太子批閱之後,朱祁鎮再看看,朱祁鎮覺得可以的,就直接過去了。覺得不可以的話,就讓太子回去改。
一連改上數次還不能過的,朱祁鎮這才給他詳細解釋其中利弊。
果然,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是相處出來的。
這幾個月之內,太子與朱祁鎮的感情恢復了不少,最少不是剛剛見面的時候,只有君臣沒有父子了。
太子也就放鬆了幾分。有些問題也敢問。
比如,今日太子就問道:“父皇,您為什麼在這商律這一件事情,勞煩數月。不過是派遣一個大臣就能做的事情?”
朱祁鎮微微一笑,說道:“而今朝廷大半稅入都是商稅,而且今後這個比例,還會越來越多,朝廷一旦不能從商賈手中收上賦稅,那就是大明財政枯竭的時候。”
“人都說運河乃是朝廷的生命線,朕以為不對,朝廷的生命線,就是商稅。這是總原則,你今後秉政,萬萬不可忘記這一點,安民乃天下之本,但是如何安民?自然要錢糧。錢糧就從此中來。”
“在朕之前,朝廷是以東南錢糧養西北甲士,之後就是以天下商稅養天下百姓,如果有一天,商稅極盛,免除農稅,這才是最大的德政。”
太子一時間張口結舌,說道:“這不大可能吧?”
太子並不是沒有見過世面的,真因為他天南地北都走過,才知道田賦對大明的意義,絕對不僅僅是二千六百萬兩銀子而已。
更是一種統治的象徵。
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怎麼證明是王土與王臣?就是皇糧國稅。
且不說,朝廷財政是絕對不可能缺二千六百萬兩的缺口。雖然而今大明賦稅之中比例,這田賦折銀之後,已經不能居天下之半,但是依舊是大明第一大賦稅。
在專賣制度不能合併成商品稅之前,即便是鹽稅,關稅都不能超過田賦。
這樣大一筆錢,怎麼能說免就免?
簡直是天方夜譚。
朱祁鎮說道:“朕是見不到這一天,甚至你也未必能見到了,但是子孫無窮匱,總有一天能夠看見的。”
朱祁鎮忍不住想起後世,他來的時候,這一件事情已經做到了。
太子思想一陣混亂,他似乎覺得朱祁鎮說的對。
太子並不是對商業一點不理解的人。他畢竟不是清高一點不碰商業的人。甚至嘉定也是一個南洋商業的中心。
畢竟有大量需求,暹羅,真臘,交趾,滿刺加都願意在嘉定交易。很多政策也是太子擬定的。
只是太子從來沒有真正從宏觀上面感受這一件事情。
此刻,只覺得震撼非常。他心中不由自問,暗道:“真有那麼一天嗎?”他再看向朱祁鎮,眼睛之中有一種莫名的光芒。
暗道:“或許我一輩子都比不上父皇吧?”
忽然外面傳來腳步聲,卻是懷恩過來。他低聲說道:“陛下,南京留守曹大人不在了。”
朱祁鎮自然能聽出來,曹鼐的“不在了。”是人沒了。
雖然朱祁鎮早就有所感覺。
畢竟曹鼐八十歲的人了,能活到這個歲數,不說這個時代,就是放在後世,也算是高壽。他來蘇州之前,曹鼐的病情已經有風聲傳出來了。
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只是而今傳過來。朱祁鎮忍不住心中一痛。
這種痛苦,不單單為了曹鼐之死。因為曹鼐雖然與朱祁鎮有一段君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