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11章 極光,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望。

倒不是朱祁鎮不想上船,只是北海之中的船太小。

北海並非內流河。

但是北海的出海口在北極圈之內,與其他河流並不相連的,北海上的船隻,都是北海千戶所用來打魚的船,都是北海千戶所的木匠建的,北海附近的大木不少。只是這木匠的手藝,卻值得懷疑。

雖然在古代中國木匠是很普遍的,幾乎每一個村子裡面都有幾個木匠,甚至但凡是大部分農夫都會一點木匠活。但是真正木匠高手,是不會在北海千戶所裡面。

這漁船畢竟小也就算了,但是質量也存疑。

懷恩等人力勸朱祁鎮不要上船,朱祁鎮也沒有辦法。

不過在,北海南岸縱馬一番,朱祁鎮也覺得心曠神怡。他對石彪說道:“你知道我為什麼一定要來這裡嗎?”

石彪說道:“臣不知。”

朱祁鎮笑道:“父皇去的早,朕幾乎是措不及防,就位居九五。當是時也,大明西至哈密,東至遼東,南到南海,北不過是九邊而已,朕奮力五十年,大明在朕手中,幾乎擴大了一倍的土地。西至伊犁,東至長崎,甚至東南最遠之處,已經在爪哇之東,北至此地,西南新定緬甸。是大明前所未有之盛。只是朕都看不了了,也不可能看到了。”

南洋地區情況複雜,再加上海上風險,群臣都不可能允許,至於去伊犁?更不可能。

朱祁鎮根本不能對伊王有特別的關注,他去伊犁,對伊王本身並不好。

而北海就是朱祁鎮唯一能去的地方了。

朱祁鎮嘆息一聲,說道:“況且,此地從來是中原王朝之大患,臣自覺登基以來第一大功,就是北征草原,列郡漠北。此乃朕第一大功,朕總要來看看吧。”

很多人說,人老了,會有這樣那樣的特徵。

比如不關注具體事務,反而關注於身後名聲,歷史地位,後人評價等等。

朱祁鎮也是如此。

朱祁鎮也知道,他在內政上的很多措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甚至他去世之後,恐怕要好一陣子爭鬥,朱祁鎮的身後名,恐怕有何多爭議。只有當關於這些利益相關方,一一跟隨朱祁鎮走進歷史,成為歷史的一個剪影,朱祁鎮的身後名大抵才有一個蓋棺論定的評價。

朱祁鎮估計,他最沒有爭議的功績,就是開疆擴土了。

所以他心中一直有這執念,想要來這裡,大明最北方看看。

石彪說道:“陛下之功,列代先帝大有不及,如果宣宗皇帝地下有知的話,也足以慰藉平生了。”

朱祁鎮輕輕一笑,也沒有多說什麼。

遊覽北海之後,朱祁鎮順便令跟隨的翰林寫碑文一篇,刻在北海之畔。也算是為後世子孫,有史以來留一個證據,卻不知道後世有沒有不肖子孫,將這裡給丟了。

當天夜裡,似乎是為了來迎接朱祁鎮。

北方的天空之中,五彩斑斕,似乎有一支巨大的手,將無數的顏色灑在天空之中,來回塗抹,將整個天空都渲染得無比絢爛。

朱祁鎮都看待了。

說實話,朱祁鎮兩輩子也是第一次看見極光。他雖然知道,這極光不過是地球外太空的高能粒子射線,與地球大氣層摩擦的結果。但是依然被這種大自然的瑰麗所震撼。

一時間,在大自然的奇蹟之前,朱祁鎮一時間都默然了。

想來,他不來到這個時代,這大地山河,北海極光依然在,他來到這個世界,這大地山河,北海極光依然在。

縱然沒有他,中華民族經歷多少年磨礪,終究能站立在世界之巔。

縱然有了他,地球是太空之中一顆砂礫而已。

人,總是高看自己,人類也喜歡抬高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