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8章 松花江上,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移民,但是這裡依舊是地廣人稀之地,特別是在松花江以北之地,幾乎是一片荒蕪之地,乃是東北虎的天下。
這樣一來,雖然水系發達,水道暢通,商業往來並不多。
反倒是當初大明與瓦刺征戰的需要,在松花江中造了大量的船隻,建立松花江水師。就是為了保證,不論什麼情況下,都能保持水路暢通。
松花江水師最興旺的時候,人員之多,與當時的海運水師不相上下。
只是而今,卻沒有什麼用處了。
保留了一些之外,就將多餘的船隻,分給了各地官府。
風帆時代的木船,只要在造的時候並沒有偷工減料,好好的保養,能用上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也不是問題。
而且大明移民也需要這些船隻來運輸。所以將這些船修整一下,就能運輸數萬軍隊。
當然了,朱祁鎮的座船是一艘最好的新船。
朱祁鎮的關注點,並不在船上,而是在浩浩蕩蕩的松花江兩岸的農田。
總體上來說,在東北的移民是從南到北。當然了,海西除外,海西地區的移民更多是吸納朝鮮移民。從吉林往北,移民也就越來越少了。只是移民也是透過鬆花江來往的,屯耕的地方,也都是松花江附近,一方面是便於灌溉,另外一方面就是便於交通。
單單看松花江兩岸這數里之地,雖然有一些沼澤地不便於耕種,但是大部分都是農田。
不過,與南邊吉林不同,這裡的農田大多是種得是大豆高粱小麥等等。
這就是要松花江的流向了,松花江出了長白山之後,先是向西,而後繞了一圈,才向東而去。
而今朱祁鎮所在河段,就是向西而行,越往西,就越乾旱,縱然是靠著一條松花江,也不大適應種水稻了。東北的水稻種植區,也就是在遼河中下游,在松江下游,等多水的地方。而這裡卻不是。
一路上順水行舟,朱祁鎮看著東北的農田,只覺得是最好的景色。
很快就到了肇州府。
這也是整個遼東省最北的一個府縣了。
地方之大,幾乎涵蓋了奴兒干都司以南,小興安嶺以西的大片土地。肇州府是以肇州城為基礎建設起來的,而肇州戰役,更是大明與瓦刺之間轉守為攻一場會戰,向瓦刺證明了大明有能力在邊關數百里之外的發動一場戰略決戰,可以說肇州之戰後,大明與瓦刺之間的局勢也就很明朗了。
所以在戰後就將肇州城升格為府,成為這個一帶的核心城市。
肇州府與哈爾濱的選址相比,偏西了一點,但也是松嫩平原的中心地帶。適合農業發展。而肇州府之東,就是海西省最北的府縣,松陰府。它的位置也就是後世牡丹江市附近。這這兩個府縣,總體上來說,都是地廣人稀。
什麼時候這個兩個地方人口能夠稠密起來,東北也就成為了大明的腹地,朱祁鎮也就不用為東北操心了。
在肇州城中,馬永求見,見了朱祁鎮說道:“請陛下在肇州城中休息數日。”
朱祁鎮說道:“為何?”
馬永說道:“再向西去龍城的,就進入漠北了。漠北地廣人稀,數百里無人煙,不能供給大軍補給,肇州府就是大軍能夠補給的最後一站了,臣請陛下稍待幾日,等大軍休整之後,再行進發不遲。”
朱祁鎮其實有一點不大明白的。
在他看來,漠北是大明領土,大明在漠北駐軍數萬。難道還有什麼艱難險阻不成?要讓下面的人如此如臨大敵的情況。
不過,朱祁鎮有一點好處,就是對於自己不大明白的事情,是樂於聽從下面人的意見,也就點頭同意了。
於是乎大軍在肇州一共停留了三日,這才開始向西北而去。
大部分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