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3章 西北黃沙,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子可以與和碩特部達成草案,但是想要真正生效,還是需要皇帝點頭的,所以這邊協議一談完,就立即派人將協議送往西北。直接到朱祁鎮的御前。

此刻的朱祁鎮,已經在伊州修整完畢,校閱西域總督府的大軍之後,蜿蜒東進。從星星峽而沙洲,一路到嘉峪關。

這一條路,並不是多長的,但是讓朱祁鎮走得特別的辛苦。

因為與從居延澤到伊州一般,都是漫漫的沙漠地形。到了嘉峪關,朱祁鎮就真切的看到了,什麼叫做“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朱祁鎮到了嘉峪關的時候,正是一場沙塵暴來臨的事情,讓朱祁鎮想起了,前世看到龍門客棧,其實龍門衛,朱祁鎮是見過的。就在楊洪獨石堡之南,與瓦刺還在此地打過一仗的。那裡的植被,雖然不能稱得上好,但也尚可。

而嘉峪關,這座大明的玉門關,卻是另外的樣子,城牆之外,盡是黃沙。一旦遇見沙塵暴天氣,連關門開合都有些困難。黃沙恨不得淹沒整個城市。

縱然朱祁鎮作為皇帝,身邊的儀仗非常之多,這一次過來,又沒有騎馬,而是坐在馬車之中,依然擋不住風沙穿過層層布幔,打在朱祁鎮的身上。

而來到嘉峪關之中,情況也不過是稍好一些。

嘉峪關是大明馳道最西端,從這裡向東,全軍上下可以鬆一口氣了,雖然這馳道有千辛萬苦,但是終究是修建過來了。

朱祁鎮只是知道大明西北不能修建馳道,更不要說鐵路了,但是具體是怎麼不能修建馳道,卻不是太清楚的事情,此刻真正實地考察才算是明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情。

大明與西域之間的交通要道,其實就是河西走廊,更準確的說是賀蘭山北麓。這一路是從賀蘭山上流下的雪水,灌溉了大片大片的土地,成為河西最為富饒的地方。在漢代的時候,這裡都是大片大片的草原,乃至從河西走廊到居延澤一帶,全部都是草原。

以至於漢朝在居延澤設立關塞,那是漢長城的一部分。

甚至只要看明長城與漢長城之間差距,就能看出來這千餘年間的氣候變化。

這也是西北衰敗的天時。

嘉峪關這裡的馳道,是建立在高高石頭地基之上,高出兩側半丈的距離,全部是清一色的石頭打造,之所以如此,就是防止沙塵暴一來,整個馳道都被掀翻吹走,或者說被掩蓋在黃沙下面。

而這種手段,也僅僅是嘉峪關以東能夠用。

無他,西北沙漠化也是有程度的不同,大抵上是越靠近賀蘭山,越往東沙漠化的情況也就越少。而往西可就大不一樣了,別的不說,嘉峪關之東南的沙漠,其實更多是剛剛風化的土地,往下面挖上一段距離,是能夠見到結實的土地的,將石頭地基固定在下面的結實土地之上,還是能夠達到固定馳道的作用。但是過了嘉峪關,沙漠下面不知道挖多少米,才能見到地基,如果挖的太深的話,也就沒有必要了。

很簡單,如果往的太深了,也就是沙層太厚了。

這麼厚的沙層一旦滾動起來,即便地基再結實,也能給結結實實的覆蓋在下面。與樓蘭古城作伴。

其實,嘉峪關東側有一些特別嚴重的地段,其實也是如此。只是這裡人手還多一些,可以及時清理,尚且能夠維持,這也造成了馳道一遇見風沙,很容易要中斷一段時間。不過下面的人常常報喜不報憂。

如果朱祁鎮不下來,根本不知道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見此,朱祁鎮心中難免憂心忡忡的。

西北的情況,比他想象之中更加可怕。

西北之凋敝,朱祁鎮一直是很擔心的,因為西北經濟如何,直接關係著大明對西域的統治。而今看來,西行之路艱難萬分,很多地方都是沙漠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