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32章 一攬千里長江,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長江順流直下,朱祁鎮並沒有做什麼封江的舉動,長江乃是大明的主要內河航道,如果這樣做的話,影響太不好了,還有另外一點,沒有必要。因為長江很寬的,是可以容納朱祁鎮的船隊,與其他船隻的。

只要這些船隻在朱祁鎮經過的時候避讓一二就可以了。

但是到了南京附近就不行了。

因為船太多了。

朱祁鎮順流直下,有數萬人馬,船隻上百,這一點並沒有增多。增多是商船。

從南京附近就是整個大明最繁華的水道了。

而長江水道在江陰以東,才變成開闊起來,甚至於汪洋如海,在哪裡根本不用擔心什麼水道寬窄的問題。

但是在這裡,卻不是這個樣子的。

為了朱祁鎮數百艘的船隊透過,只能讓他們船隻紛紛在兩岸停留,一眼看上去,好像是長江兩岸有了一座形式不大一樣的橋樑。

船與船,船頭與船尾相連,帆與帆遙相呼應。

一艘接著一艘,一杆接著一杆。

到了燕子磯的時候。更是熱鬧非常。

燕子磯,乃是萬里長江第一磯,也是南京有名的渡口。本來是繁華的商貿之地,也是一等一名勝古蹟,也是所謂的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此刻已經聚集了相當多的人群,卻是大明在南京達官顯貴都在這裡了。

文官以南京留守王恕為主,武將以魏國公為首,其餘各級官員一個也不少。除此之外,還有不知道多少商人與百姓,可謂是人山人海。

兩邊的船隻更是如此。

一艘一艘船隻,就好像是一片片樹葉縱列在燕子磯兩岸。

朱祁鎮的御舟緩緩的靠岸。朱祁鎮一身素衣,緩緩的從御舟走了下來。

王恕為首,大聲喊道:“臣等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即文武百官,乃至於士卒百姓大聲喊道,萬歲之聲來回迴盪。

朱祁鎮遙遙看著熟悉又陌生的大報恩塔的反光一時間有一種回到北京太和殿的感覺,緩緩的說道:“諸卿平身。”

一番禮儀過後。朱祁鎮在各方文武的簇擁之下。進入了南京城之中。

在南京城中,有無數百姓簇擁在街道兩側。跪倒在地。睜大眼看著朱祁鎮的御架。

這也是南京百姓與其他地方百姓的不同。

其他各地百姓一般來說都不會怎麼圍攻聖駕,畢竟軍隊戒備森嚴,雖然而今大明軍隊軍紀好了不少,但依舊作風比較粗暴,百姓都是敬而遠之的。

至於南京人卻不一樣。

南京本地人一直覺得自己是天子腳下,對於帝都北遷是比較遺憾的,似乎也不怕這些當兵的,對朱祁鎮南巡是最歡迎不過了,甚至希望皇帝,將京師遷回南京,是最好不過了。

南京人對大明皇室的感情,是與其他地方的人不一樣的。

很多時候人都是有運數的。

就比如說王恕。

王恕是很有能力的一個人,絕對是有內閣首輔競爭之力,只是陰差陽錯,失之交臂。

而今內閣大部分人都比王恕小。王恕的年齡也不足以負擔大明首輔的重任。

他比朱祁鎮要大上十幾歲。

而朱祁鎮已經六十出頭,而王恕已經七十多歲了。縱然王恕的精神很好,一個倔強的小老頭,但是依舊不能讓人相信可以承擔內閣事務。

所以,朱祁鎮就讓他當了南京留守。

負責代皇帝監督安徽,江蘇,浙江數省。

王恕在南京這兩年,可以說威風凜凜,所過之處,只要是有幹王法之事,不管有什麼樣的後臺,都一律繩之以法。

說起來南京留守是一個供重臣養老的位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