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0章 長城傾頹,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卻見大門緊閉,一個白髮老頭在頂上露出頭來,手中似乎還帶著一柄火銃,大聲呵斥道:“誰啊?”

朱祁鎮一示意,懷恩上前說道:“昌國公家將,路過此地,還請行了方便。”

這老頭看了看,下了城樓,在吱吱呀呀之中,開啟了下面的木門。拎著一根火銃,出來說道:“我看你們不是路過此地?”

朱祁鎮說道:“老人家好眼力,的確不是,我是昌國公舊將,昌國公在的時候,特別注意九邊城防,而今我要去漠北上任,特地來這裡看看,卻發現老人家在這裡,想來見見老人家。”

這老頭立即行禮說道:“小的拜見將軍,昌國公他老人家還好?”

朱祁鎮說道:“已經去了十幾年了。”

這老頭聽了,長嘆一聲說道:“也是,我都老到這個地步了,昌國公也------”

朱祁鎮之所以用楊洪的名號,是有原因的。

楊洪在邊關一帶是鼎鼎大名,特別是他守關二十多年,更是資歷深厚,很多人都是他的舊部。更是體恤下情,很多人都懷念他。

朱祁鎮用的正統三將,石亨暴虐,郭登畢竟是勳貴出身,與下面計程車卒是有些距離的,唯有楊洪,近乎白手起家,從百戶位置上,一步步爬上來,深得軍心。

朱祁鎮下馬,令人去山間小溪取一些水,與這個老頭攀談起來。

這才知道這個老頭的經歷了。

這個老頭而今六十多歲了,與朱祁鎮的年齡差不多。跟隨楊洪出過漠北。只是楊洪在漠北之戰中,只有苦勞沒有功勞,下面的將領也沒有得到獎賞,這個老頭就是這樣,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運。

他一輩子從軍,根本沒有與敵人交鋒過,不是在追,就是押運糧草,等等非軍事任務。

這讓他全須全尾的活下來了。

但是同時讓他在軍中廝混十幾年,一點功勞都沒有。

他原本本地衛所出身。

後來被選入京營之中。只是在他選入京營之後,這裡的衛所撤銷了,一部分編入民戶,一部分遷徙到了草原之上,聽他說,就往北幾十裡,叫做熱河的地方就是了。

他因為沒有功勞。在服役十幾年之後,被京營清退,當時也給了一些銀子,再加上他從軍的時候積攢的銀子,大概有百兩上下。當時朝廷想將他安置在熱河,只是他不願意,要在京師廝混。

只是京師水深的很。

百兩的本錢,三下五除二就沒有了。婆娘也跑了。他回到老家,當年的衛所大多都改為民戶了,而到了熱河,也找不到年少的鄉情了。

在時代的浪潮之下,這個老者漂泊不定,到了五十歲上下,終於到了這裡落腳。

無他,這裡就是當初他與他父親駐守的哨所,他最熟悉不過了,再加上這裡的都是用來防韃子進攻的防禦設施,堅固非常,雖然十幾年沒有人,但也不影響居住。再加上這附近,當年在這裡駐守的人,還開出擊畝薄田。

他用得一手好弓弩,更是會火器。常常獵些野獸,下山賣了,維持生計。

朱祁鎮皺眉,說道:“豈有此理,都是為朝廷效力過的壯士,豈能如此?”

朱祁鎮有意維持軍中的新陳代謝,自然不會讓人服役一輩子,但是也不可能與後世一般服役三年就能退伍,這是人口是數量,與培訓成本決定的。隨著時代發展,人口滋生,戰爭減少,這個年限雖然在減少,但是一般在十年上下。

只是退役之後,在朱祁鎮改革之中,是有很好的安置的。

比如落戶授田。

不管在東北,還是新疆,乃至於交趾,夷州,等等地方,都有大量未開發的耕地。這些地方的漢民也不是太多,只要退伍計程車卒願意,他們就能分一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