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99章 鐵城遵化,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就河北本身來說,已經是天下有名的富庶之地,直追江南。水利,交通,工業,政策傾斜,如此數十年,在別的省份年年受災的時候,河北已經小五十年,沒有經歷太大的旱災,水災,與洪災了。
已經不用朱祁鎮多操心了。
足夠支撐北京一座城市了。
只是很多政策都是有慣性的。
朱祁鎮當初為了南北均衡,與北京本身的戰略安全,提出這個策略,並實行了這麼多年,營造出一個龐大的河北人群體,在政治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再加上河北本身富庶,反作用於吏員,軍隊之中。
如此一來讓河北人的影響力更加大。
朱祁鎮也不能無視這些人的影響力。
對這些人想擴大河北轄區,甚至想對燕山以北一些地區,劃入河北之中的大河北戰略,朱祁鎮不置可否就看他們自己能做到什麼地步了。
面對汙染的問題,朱祁鎮即便是皇帝能下手的地方也不多,他想了一會兒,對丘浚說道:“朕知道,太宗皇帝曾經下過禁伐邊關山上大木,而今執行的怎麼樣了?”
丘浚微微一愣,說道:“陛下,微臣慚愧,邊境已經數十年無警,兵部對這些事情,已經很少檢查了。”
朱祁鎮知道,這也是難免的事情。
太宗皇帝當初下這樣的命令,就是因為當時戰爭情勢,北虜在北,雖然情勢上利於大明,但也不得不防,這些命令在很長一段時間,處於邊防原因,都得到了很好的執行。只是到了正統朝,山外山內,都是朝廷的地盤。
這種命令就沒有必要了。
朝廷沒有監督,這樣的命令自然不廢而廢。
只是,用煤還是有一點好處。
遵化一帶,大量產煤,更不要說,為了冶煉鋼鐵,更是有無數的煤運輸到遵化,遵化鐵廠指縫之中漏出來一些。就足夠附近的百姓用了,而且遵化附近百姓,很多人都在鐵廠幹活,這種靠廠吃廠的風氣,即便是後世都不能杜絕,更不要說這個時代了。
所以,遵化百姓大量用煤。對木材的使用並不多。
只是,百姓們建房屋的木料都是自己砍翻下來的,日積月累之下,也將遵化附近的山砍禿一些。
其實到了清末,整個華北的自然環境都在繼續惡劣,整個北方大部分山頭都是光禿禿的。
朱祁鎮說道:“從今日起,重申禁令,令各地官府督促,百姓用木,必須砍一種二,如果誰大量砍伐的話,令有司處罰。”
丘浚說道:“是。”
他並沒有什麼反對的意思。
這是小事。大部分大臣都不會在小事上與朱祁鎮犯衝。而且這個政令,也暗含孟子的,斧斤以時入山林的道理。也沒有一點也不許砍。
朱祁鎮將這一件事情交代清楚之後,遵化鐵廠已經遙遙在望了。
遵化鐵廠不是一個工廠,而是一座城池,剛剛開始的腳鐵廠城,後來叫做鐵城。
這個名字也正合適。
無他,這個城池是中國範圍之內,幾乎用鐵最多的城市。即便北京城也不能與之相比。
城門處,並列數道鐵軌。
此刻當地官員雖然已經清理清楚,朱祁鎮依然能看到地面青石磚上留下的痕跡。
“吾皇萬歲萬萬歲。”以少府令汪嶽為首的大小少府官員在遵化鐵廠門口等著他。
雖然而今遵化鐵廠的利潤直接拔給戶部,但是遵化鐵廠還是在少府名下。是由少府管理的。
少府令汪嶽並不直接負責遵化鐵廠,他常年在北京管理少府。但是朱祁鎮要來看看遵化鐵廠,他豈能不在。
朱祁鎮說道:“汪卿平身。別的不用說了,朕只是看看,入城吧。”
“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