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95章 約法三章,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項忠說道:“陛下,出巡之事,臣答應了。只求陛下依臣三事。”
朱祁鎮說道:“首輔請講。”
朱祁鎮也知道適可而止,畢竟皇帝與內閣,其實相互對抗,相互依存的。他還需要首輔來治理國家,不能不留出餘地來。而且朱祁鎮內心之中,底氣也不是太足的。
原因很簡單,朱祁鎮上一次出巡,本質上是因公。他去江南是為了處理商稅事宜,而不是為了一己之私。而今卻不一樣,他這一次出巡卻是為了朱祁鎮自己。雖然說,名義上這一次出巡所造成的花費,由內庫出。
不用國庫一分錢。
畢竟,朱祁鎮現在的內庫之中,積累了三千多萬兩白銀,已經超過了當初太皇太后留給他的了。
而且這些錢並不是從戶部剝削過來的,戶部的存銀比不上內庫,但是庫底最少有一千萬兩壓倉的銀子。也是有這一筆銀子,才是朝廷在很多事情上,敢於大手大腳的原因所在。
內庫的銀子更多是來源於積累,與商業經營。
商業經營之中,大明銀行超過了遵化鐵廠,成為少府最賺錢的產業。每年單單這產業經營,供給給少府的,就有一千多萬兩。
朱祁鎮努力將每年的花銷壓下來,每年都有結餘,數百萬兩不等。
其實朝廷的收入被朱祁鎮多,但是朝廷很多事情都留不住錢,即便能留住錢,朱祁鎮也不想朝廷戶部壓著很多錢,這不利於貨幣流通。反正大明工程從來不少,不管是一直修建從來沒有停止過的馳道建設,水利建設,鐵路建設,等等。
反正有的是錢的去處。
只是少府的錢,真的是皇帝的私財嗎?
朱祁鎮從來不覺得。
不僅僅是天子無私財的想法。在朱祁鎮心中,少府的錢與其說時候皇帝的私財,不如說皇帝專項資金與國家總儲備金。
朱祁鎮一輩子,很少用少府的錢辦私事,一年除卻二百多萬兩放維持紫禁城宮人員與宮殿修繕之外,其他的錢都是放在對國家有用,在朝廷很難拿出錢來的事情,比如鐵廠,比如還水師第一批船,如是等等。
總有一些事情,在朱祁鎮看來是必須走的,而朝廷戶部內閣未必覺得有必要的事情。
甚至可以說,少府之所以存下來這麼多錢,未必不是朱祁鎮這些年很多少花錢的原因。
這一次出巡,最少動用萬餘精銳士卒,還有儀仗,百官,地方接待費用如是等等,數百萬兩未必能下了。
這還是朱祁鎮第一次在自己身上花這麼多錢。
項忠說道:“陛下此去,萬萬不能入海,否則臣即便撞死階下,也不會讓陛下出巡。”
朱祁鎮說道:“可以。”
朱祁鎮是想看看他各地情況,看看他一輩子施政情況如何,沒有與文官鬧彆扭的事情,朱祁鎮本身也覺得乘坐海船未必保險。倒不是朱祁鎮怕船沉,他怕遇見風暴之後,不知道被吹到什麼地方。當與大明失去聯絡之後。即便他還活著,也很有可能被人當成死了。這個風險,朱祁鎮也不想冒。
項忠心中暗道:“希望陛下不要食言。”但是他不能多說,畢竟說出來好像是詆譭皇帝,隨即繼續說道:“陛下,京城重地,不能無主,臣請太孫監國。”
這是為了穩定朝廷上下之心。
朱祁鎮說道:“請首輔放心,這事情,即便你不說,我也是會做的。我會留一封聖旨給皇后,一旦有事,就讓皇后開啟吧。”
雖然對死亡本身,朱祁鎮還是有一些不能接受,但是朱祁鎮出於政治家的未雨綢繆,也為了最壞的情況作出了準備,如果一旦有事,這一封聖旨,就等於是遺詔了。
項忠說道:“臣請有陛下去除一地的行程。”
朱祁鎮回想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