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97章 科學的未來,明天子,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後世根本不一樣。
其實在建國之前,關於科學技術的名詞,還是五花八門的,即便給你一個民國時期的物理書,熟悉的物理知識,也要細細推敲之後,才明白這些名詞的意思。更不要由明代命名的專業詞彙。
更是與朱祁鎮印象之中的完全不一樣。
再者,朱祁鎮也沒有費心思去多想。
朱祁鎮內心之中,也漸漸的承認一件事情,那就是他的確是老了。
之前很容易做的事情,讓他現在去做,卻變得不容易起來。而這樣事倍而功半的局面,也讓朱祁鎮越來越懶得動心思了。
特別是這些比較繁瑣的技術細節上,他聽個大概便是了。
朱祁鎮問道:“什麼時候鐵甲艦可以軍用?”
蒯誠意沉默片刻,只能伏地說道:“臣不知。”
貝琳立即皺眉,心中暗道:“這孩子,就是太老實了。”貝琳可是老奸巨猾了,在科研經費上,一直是內庫出錢,朱祁鎮一項大方。而且要錢的事情,一直貝琳上奏的,很多事情難免粉飾一二。
蒯誠意說了實話,貝琳立即說道:“陛下,此事一時間說不清楚,不過請陛下放心,鐵甲船總就能成功的。”
貝琳想將這一件事情給圓回來,不過一直不說話的丘浚說話了,他說道:“陛下,臣有奏。”
朱祁鎮說道:“講。”
丘浚說道:“待詔院一年最少耗費一二百萬兩之多,當一省之賦稅。都是民脂民膏。格物之學,雖然有助於國家,但也不能操之過急,臣已經鐵甲船一項,太過異想天開了,即便要實驗,也不應該如此大張旗鼓,耗費太多,還請陛下三思。”
朱祁鎮明白,對於丘浚來說。他算是對實學比較支援的大臣了。畢竟真要說起來,丘浚本身就是實學大家,不過,他這個實學是講究經世濟用之學,而不是格物致知。
雖然朱祁鎮每年支撐待詔院是內庫,但是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
這是朝廷而今的府庫富裕,這種不滿僅僅是私下的抱怨而已。一旦朝廷財政有了什麼問題,恐怕這些科學經費,就是第一個要被砍掉的。
丘浚的話還是比較客氣的,他僅僅是想壓縮經費,不願意落人口實。
“此言差矣。”說話的卻不是貝琳,而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跟隨在丘浚的身後。
朱祁鎮看著有些眼熟。這個少年立即行禮說道:“臣朱佑檡拜見陛下。”
朱祁鎮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他是宗室出身,畢竟老朱家的名字太有特色了,問道:“你是誰家的孩子?”
這少年說道:“臣鄭王世系。”
朱祁鎮說道:“原來是鄭王家的侄兒,你有什麼想法,就說說吧。”
朱祁鎮對大明宗室大刀闊斧的改革,也讓大明宗藩各種流散不少。雖然在朱祁鎮病重的時候,一度將這些北京城之中的宗藩都遷到了天津,但是隨著朱祁鎮病好,也就漸漸回來了,而且朱祁鎮的打擊目標,就是伊王。一些遠支藩王本就不太在意。
更不要說,藩王外遷的僅僅是嫡系一脈而已,當然了,有很多旁支跟隨嫡系南下,畢竟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但是有更多宗室都不願意去南方受這個苦。
所以北京城中,就有很多宗室,在文官體系之中的很少,畢竟想要從科舉之中考出來,還是有些難的,但是從軍的不少。
畢竟襄王軍中,就有很多宗室將領。
朱佑檡就是這樣的,他不是鄭王一脈的嫡系,而是旁支,鄭王一脈在京師居住的這一段時間,朱佑檡深深迷戀科學,於是找門路拜入貝琳門下,雖然在很多時候大明藩王似乎不算什麼,但是親王還是親王,很多時候,很多人是無法拒絕一個藩王的。
貝琳也是如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