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院試(一更)
渝躍鳶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114 章 院試(一更),誇誇我的神探祖父穿越爹,渝躍鳶飛,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了兩道。
其一,題曰“知止”。
其一,題曰“物格”。
看到只有兩道題,狄昭昭並沒有欣喜,而是暗暗打起精神來。
院試正場的經義,給主考官2-4題的尺度,同時也衍生出一些評卷的規則,譬如出4題的考官,就更注重考察學識是否紮實全面,避免有童生試過後,少溫習四書五經,恰好遇到兩道熟悉的。
而只出兩道題的考官,則是更注重學子才思敏捷,當一輪答卷閱完,若有水平相當者,則優先交卷的名次在前,這也是考生中流傳出“快卷”作答技巧的原因之一。
別說只考兩道本就少見,竟然還全都出自《大學》。
劍走偏鋒,無懼世人言。
足以窺見主考官性格。
狄昭昭打起精神,研磨的工夫,腦海中就把這兩題都粗粗的過了一遍。
第一道題目“知止”,源自《大學》中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指的是明確自己的目標和界限,知道何時何地應該停止,從而能夠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堅定,進而有所得。
第一道題目“物格”,出自《大學》中“八條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格物”作為第一條,說的是觀察研究事物本質、原理和規律,從而獲得知識。
出的題都不難,並非刁鑽隱蔽的題目。
自然是要考察考生能不能在短時間內,寫出足夠出彩的文章。
狄昭昭看著這兩道題,心有所感,無論是“知止”還是“物格”,他都有別樣的體會。
前者,他早早立下鴻鵠志,亦要平衡科舉之道,還有世俗名利環繞在周身干擾,每每想要讓他沉淪在追求名的路上,去爭好名次,去求好名聲。
若非“知止”,若非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分寸和界限應該停在哪裡,或許早就有一邊被裹挾在人言和名利中拋甩無蹤。
後者格物,自然更不必說。想到爹爹,小孩的眼睛都是微彎帶笑的,裡頭閃著亮晶晶的光。
格物之產出,才是恆古不變的利國利民之器。無懼時光流逝、
無懼朝代更替,不論階級,無視貧富差距。()
它就如同日升日落,讓人心中安定,輕易就能福澤萬民。
?渝躍鳶飛提醒您《誇誇我的神探祖父穿越爹》節完整章節』()
硯臺裡的墨已經濃淡正好。
狄昭昭將紛雜的思緒收回來,凝練萬千思緒,又從觀閱過的書中提取幾個史實,佐了些典故,渾圓文章力撼論點,隨後提筆在素紙上,洋洋灑灑寫下兩篇經論。
又斟酌了幾分措辭,添了些細節,最後,將例如“我朝輕忽格物一道”的措辭修繕得淺淡幾分,或者乾脆暫時刪去。
狄昭昭仔細打量這兩篇文章。
與以往都是站在旁觀角度,以史為鑑,古今為底來論述不同,這次的文章,多了幾分真實沉澱的氣息。
狄昭昭想了想,沒再改動,將答卷取出,準備謄寫到了答卷上。
夏日悶熱,在貢院的考棚中,更如同蒸籠一般,讓人渾身直冒汗。狄昭昭從題中收回注意力,這才發現自己竟然已經出了一身汗。
狄昭昭嗅嗅自己,頓時小臉嫌棄。
今天晚上不能出去洗澡,他都要變臭了!
愛乾淨的小昭昭很是不能接受這一點,雖然他到處玩,可娘總會把他拎去洗得又白又香。
“唉~”狄昭昭小大人似的嘆口氣。
想當厲害的的大人,果然還是有很多煩惱啊。
他探頭翻翻考籃,爹爹說給他準備了薄荷葉等好幾種材料,反覆浸潤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