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章 真用骨頭捏出來了?(一更)
渝躍鳶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102 章 真用骨頭捏出來了?(一更),誇誇我的神探祖父穿越爹,渝躍鳶飛,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燥,風勁。
樹葉發出急促的嘩嘩聲,知了也聒噪得叫個不停。
南山府衙內衙役們腳步匆匆,很是忙碌。
“這這這!”
“別磕了,先放這兒,等會兒一起交給驛夫。”
最終選出的一批覆刻還原度比較高的人像,已經隨著荀知府蓋了官印的信函傳去各府。
這會兒,仲嶽又弄來了一批。
許多衙役正配合他打包,然後往裡頭放仲嶽寫好的信件。
仲嶽手裡足足有半指厚的信件,他邊遞給打包的衙役邊說:
“這封讓驛站快馬給老劉送去。”
“我記得老錢手下有個認人特別厲害的年輕人,我在信裡跟他說了,看他願不願意放人來長長見識,要是真找到人了,那一定要來,咱知府說了,開銷吃住他都出了!”
“這封去長治縣,這個一定要送到,我記得他們那兒縣令不太行,是個怕惹麻煩就不愛沾事的,大概靠不住。”
“這封,”仲嶽低頭看了一眼,“不行不行,別放那個泥的,幹了也容易摔壞,給程鬍子換個木雕的,他手勁大、人也粗。”
……
他邊說,一封封信就被放進裝了人像的包裹裡。
荀知府也走出來,看著亂糟糟擺了一地的包裹,也沒說什麼,只是站在他旁邊:“狄少卿帶咱們圈出來的幾個重點位置,都安排好了?”
“荀大人你放心,我託付的都是可靠之人。”仲嶽腦子裡仔細過了一遍,“這口氣我也憋了半年了。”
一具具屍體從南山府內不斷浮起來,又何嘗不是在他的地盤撒野,向他挑釁?
荀知府的點頭,又忽然問了句:“如果這法子真能找到人,你覺得咱們能從狄世子那兒學到此法嗎?”
荀知府在南山轄下做了六年知縣,又在南山府做了五年知府。
認識仲嶽也有接近十年了。
在科舉入仕前,他其實並不太看重,又或者說不了解破案一道技法的作用。
他和大多數人一樣,是推理派,覺得只要足夠聰明,就能透過排查、搜尋、詢問,分析現場,推理出兇手的作案過程,以找出兇手。
所以只要能透過科舉一道的人才,都能審好案子,為百姓平冤。
直到他上任,遇到了一道道棘手的案子。
又看到有些同僚因為焦頭爛額,束手無策,最後敷衍糊弄,草草結案,要麼就是歷年舊案越來越多。
直到他遇到了一個讓他動了惻隱之心的案子,向當時已經在府城有了些名氣的仲嶽求助。
仲嶽不僅武功好,還膽大心細,性子沉穩,交友廣泛。
幾樁案子下來,徹底改變了荀剛對捕頭的印象,還有一些審訊技巧,誘捕技巧的觀點。
在荀知府上任之前,上一任知府幾乎也是被同樣的方式征服。
流水的知府,幾十年紮根南山的仲捕頭。
南山府衙的好生態,或許仲嶽才是那根定海神針。
不過如今,相互塑造之下,荀知府確實也很稀罕有一技之長的捕頭、衙役。
在尋常看不出來,但真遇到難事了,還是要仲捕頭出馬,要請擅長辨認字跡、造假的董老,要依仗能根據傷痕分辨出武器型別的還鄉養老谷衙役……
求賢若渴是一方面。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人是真能破案。
比如學了這個用骨頭捏臉,往前數十多年,只要頭骨還在的無名舊案,死者是南山轄內的,兇手絕對能揪出來個七七八八。
這種舊案,兇手早就放鬆了警惕,有時候衙役挎著彎刀,沉著臉一上門,表情定會有異,若是仲嶽這種段位的捕頭前去,只要一看就心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