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如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四章 海州記事,為龍之道,君子如龍,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六十四章 海州記事

“在《寰宇圖志》中有這麼一段,‘大唐,乾符元年,有海外藩國自稱日本者,獻書請附。昭宗念其意甚誠,固欣然而允,賜錦帛、美玉各十擔,並此風日本國君為郡王,日本國改稱海州,為中土海外一州。此後,納貢稱臣不斷,雖經五代十國之亂,大宋崛起,依然如此,自認中土之民。海州者,海外移民所居之州也,其國人口五千六百餘萬,皆為中日混血後裔,亦屬神州一脈。’”被稱為康德兄的書生先是搖頭晃腦的背了一段,隨後對身邊有些發呆的書生說。

“看這些人的穿著,很明顯是海州特有的神教武士和陰陽師,海州併入大唐久矣,我大宋建立後,也一併接受了大唐的遺產,海州早在大宋建立之初就已經與大宋重建聯絡,並且依然自詡中華之民。所以,這些海州人雖然也屬於海外商人,但同時也是我大宋子民。揚州與海外行商聯絡密切,海州人尤其之多,漢年兄,日後你可要記住,不要一時疏忽,弄出笑話。”康德兄對著書生漢年正色說。

被稱為漢年的書生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對著康德兄深鞠一躬,“若非兄之提醒,小弟險些弄出笑話,受教了。”隨後他看著遠去的武士和陰陽師,又問道,“康德兄,那就是傳說中的海州神教武士和陰陽師嗎?果然與平日裡見過的武林人士有所不同,但又比那些修仙門派分院中的仙長少了一分仙氣。”

“這是自然,聽說這些修行者都隸屬於海州一個強大的宗教——陰陽教,按他們的說法,只傳授降妖除魔、強身健體之術,如果教徒死後,自然靈魂迴歸神國,與神同在。所以死亡在他們看來僅僅是一個過程而已。而且,這些海州人對宗教十分狂熱,戰鬥起來悍不畏死,就連朝廷都招收了不少的海州士兵,可見其強悍。”叫康德的書生看了看四周,確認沒有旁人頭聽後。低聲對漢年兄說道。

“居然是這樣?那我們還真是得罪不起,算了。我輩讀書人,不屑於與武夫爭執。”叫漢年的書生眼中閃過無奈之色,悻悻地說道。

...............................................................................

他們二人說話時,卻不知道,早已離開有幾十米遠的商隊軟轎中,有一老一少已經將他們的話盡收耳中。

“大宣教使閣下,大宋的書生還真是矛盾啊,明明心裡害怕,卻硬裝勇敢;明明只是凡人。卻還了解一些修真界的事。您說,如果我現在命令‘走鱗’在他們面前現身,是不是會將他們嚇到呢?”軟轎內,一名面相約有十七八歲、穿著鑲金邊狩衣的美少年向他對面的一位老神官說道。

這位美少年聲音輕柔,面板光潔如玉,若不是能從項下看到明顯的喉結。一定會被當成女人;他一邊說,左手還一邊拋著一個藍色的光球,光球中,一隻柳葉形,兩端長著兩排小眼睛、腹部長著一張狹長嘴巴,身體遍佈銀色鱗片的怪獸不停地飛舞,顯然。在這個法術球中封印的怪獸,就是他剛剛說的“走鱗”了。

“藤井殿下,教主派我們來中土,是負有重大責任的,海州雖然孤懸海外,但終究也是我們的國家,不能將宋人視作敵人。況且,宋國國力強盛,威名震懾海外,萬國來朝,其子民自然心氣極高,對我們有些看不慣,那也是正常的。這次你我表面上只是對鑑真聖僧出身的大明寺進行例行回訪,但卻懷有秘密使命,絕不能節外生枝,請藤井殿下不要辜負了教主大人和天皇陛下的期望!”

轎內的另一個人是一位身著玄黑色狩衣,面目枯瘦,滿臉皺紋,彷彿風吹就倒的老者,但是從他那不時洩露出一絲精光的雙眼和沉穩厚重的語音中表明瞭,這位老人絕不是一位弱者!之所以如此削瘦,除了年紀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為龍之道

君子如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