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如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 建國稱帝,為龍之道,君子如龍,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號為“唐”。趙匡胤和劉和之所以將國號定為“宋”,也是受到這種封建傳統的影響。
趙匡胤在在立下功勳後,曾被加封為歸德軍節度使,其治所在宋州,又要顯示其開創新朝、朝氣蓬勃的寓意,於是選擇不依仗前人遺澤,而是將自己定義為新的王朝,定國號為“宋”,顯示了自己的雄心和抱負。
得知自己會被定為新朝皇帝的訊息,趙匡胤也很意外。當然,他不是意外自己會成為皇帝,雲龍曾經囑咐過他的命運,天生就是做皇帝的命,他也早有了心理準備;他意外的是六合居然能這麼快說服其他人,乾淨利落,還沒有引起國家的震盪,相比北遼為爭奪皇位所造成的混亂,北漢民間百姓對自己國家將會改國號,推出新皇帝一事,卻是呈現了一種歡迎和期待的態度。即使有少少那麼幾人在私下議論時,對此表現了不滿,也只是曇花一現,猶如湖面上的小小水花般,激起了一絲波瀾,隨後就淹沒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趙匡胤聽到這個訊息,就在第一時間前往劉和的丞相府,他想要見他一面,問問為什麼這麼大的事,卻這麼突然的流傳出來,而劉和卻沒有事先通知他?
一路上,趙匡胤也見到了大街小巷、顯眼寬敞的地方,都被貼了一張大大的官方告示,上面的內容,正是北漢官員詔告天下,宣佈北漢將要建國,趙匡胤將要稱帝的事。老百姓也議論紛紛,趙匡胤路過一處城牆時,見那裡也停了一群人,仔細一看,原來牆上也同樣貼了一張同樣的告示,一個穿著長衫,明顯是讀書人的青年,正在一遍遍的大聲朗讀其中的內容,向來是為那些不識字的人說的。他突然起了心思,想聽聽百姓對此事的看法。
於是他停下腳步,擠進人群,拍著一個壯漢的肩膀,客氣的問:“這位兄臺請了,我剛才聽了這告示的內容,,有些疑惑,你說這官家到底是什麼意思?怎麼好好的,就要建國稱帝了?”
那壯漢穿著一件粗布短衣,身材粗壯、孔武有力,有幾分武藝的樣子。此時正是夏天,他也敞著胸,看樣子像是一個武人。他瞪著眼睛,回頭看了看趙匡胤。此時的趙匡胤穿著樸素,看起來也就是良家子弟,但不經意間的一舉一動,卻顯示出了一種顧盼生威的架勢。他從小家貧,即使現在位高權重,也不喜奢華,這次去見劉和,也沒有在城中騎馬,而是步行而來。
那大漢雖然見識淺薄,看不出趙匡胤的真實身份,但卻也感到這個人不簡單,不敢怠慢,甕聲甕氣地說:“嗯,俺牛二也沒什麼見識,也不知道那些老爺都是怎麼想的。但是,俺覺得吧,聽說現在國家有不少,他們能我們北漢為什麼不能建國?再說了,劉和老爺和趙將軍都是有大本事的人,名聲也好,他們無論是誰當了皇帝,對咱麼老百姓應該都是要好處的吧,嘿嘿。”大漢說著,也覺得自己想得有些粗淺,還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腦袋。由於劉和常有親民之舉,這太原又是他起家之地,住了幾十年,熟悉無比,所以這些城內的居民都不叫他丞相,反而親切的稱呼他為“老爺”,以示尊敬。至於趙匡胤,由於有金吾衛上將軍的封號,所以也被稱為“將軍”。
趙匡胤聽了,倒是啞然失笑,心想:這底層百姓的想法雖然粗淺,但卻有幾分樸素的道理。正想著,旁邊卻有一個有些尖細的聲音插嘴道:“左右不過就是這些大老爺覺得沒啥追求了,也想當個皇帝過過癮。不過劉和老爺年紀大了,想必也是聽說當皇帝太累,自己幹不來,於是就將趙將軍推了出來,咱太原誰不知道他老人家看好趙將軍,這幾年連連提拔,趙將軍也真有本事,離了多少大功,也沒有辜負劉和老爺的期望。
人家趙將軍年輕有為,如今才不到三十歲,就已經是一軍統帥,統領幾萬大軍,那是多大的威風,如今又要當皇帝了,真真是大英雄,大豪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