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如意壺
新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章 如意壺,開局:撿漏從道觀兼職後開始,新槐,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蕭陽笑著向譚巖和蕭靈解釋道:“這種特製的清潔劑可不是隨便就能買到的,需要一些特殊的材料和配方。當然,也可以找一些替代品,比如白醋或者檸檬汁,但想要想達到最好的效果,最好還是找專業的清潔劑。”
譚巖殷勤的找來白醋,和蕭靈熱切地看著蕭陽,小心翼翼地清洗這個珍貴的茶壺,期待著它的蛻變。
在白醋的摩擦下,壺上的紋路逐漸變得清晰起來,顯示出原本的紫紅色光澤。
物品名稱:萼怡齋款朱泥堆泥山水亭臺蘆雁圖如意壺(缺壺蓋)
所屬年代:清.雍正
市場價格:80萬元
收藏品相:優質
物品特徵:清雍正至乾隆時期的如意壺,該壺以朱泥為原料,這種泥料質地細膩、色澤紅潤,經燒製後具有溫潤的光澤。壺型為如意壺,線條流暢,造型優雅。壺身採用堆泥技法,巧妙地塑造出山水亭臺的景象,展現出一種寧靜致遠、山水相依的意境。同時,蘆雁圖的描繪更是栩栩如生,增添了壺的藝術氣息。
“哇,真的是紫砂壺!”譚巖驚呼道,“這顏色太美了,可惜沒有壺蓋!”
蕭靈也忍不住讚歎:“沒想到這個茶壺這麼漂亮,真是讓人意外。”
“別急,還沒完呢。”蕭陽笑著提醒,繼續用白醋清洗壺身,直到整個壺身都恢復了紫紅色光澤。然後,他用清水將壺沖洗乾淨,再用乾淨的布擦乾。
當蕭陽將清洗好的紫砂壺放在茶盤上時,譚巖和蕭靈都被它的美麗所吸引。紫砂壺在陽光下散發出迷人的光澤,顯得古樸而典雅。
“哥,這也太神奇了,之前黑漆漆的,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啊?”蕭靈驚奇的看著清洗好的壺。
“其實,這壺沒被之前的主人發現,完全是燈下黑,並且壺蓋是後配的,加上壺身黑漆漆的,給人一種平凡無奇的感覺。但往往正是這些‘燈下黑’的古董,才最具有鑑別和收藏的價值。”
“其次,你們注意這壺線條流暢而優雅,這是清雍正至乾隆時期紫砂壺的典型特徵。外表的黑色雜質完全阻礙不了如意壺獨有的韻味。”
蕭陽一邊說著,一邊指著紫砂壺繼續解釋:“再者,鑑定古董,本身就要大膽猜測,小心求證,這也是我們古玩鑑定的基本原則。你們看,這壺身去除以後,可以看出堆泥技法塑造的山水亭臺景象,以及栩栩如生的蘆雁圖,都是雍正時期紫砂壺工藝的巔峰之作。”蕭靈聽得入了迷,第一次進入了一個充滿神秘和魅力的古董世界。
蕭陽看著兩人的表情,知道他們已經被這件紫砂壺深深吸引。“這件紫砂壺的製作年代可以追溯到清雍正時期,那是一個紫砂壺工藝達到巔峰的時期。在那個時候,紫砂壺已經成為了文人雅士們的最愛,因為它不僅具有實用性,還能展現出主人的品味和文化修養。”
“這件壺的壺身採用了堆泥技法,這是一種非常複雜的製作工藝。首先,藝人需要將泥料細膩地揉捏成均勻的泥團,然後一點一點地堆疊在壺身上,形成山水亭臺的景象。這個過程需要非常高的技術和耐心,因為一旦出現差錯,整個壺身就會被毀掉。”
“而蘆雁圖的描繪更是這件壺的亮點之一。你們看,這些蘆葦和雁群的形態栩栩如生,彷彿隨時都要飛出壺外。這是紫砂壺工藝的精髓所在,透過巧妙的刻畫和細膩的表現,讓人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陽哥,這店我們算是盤對了,還沒開張,就撿個大漏。市場上,雍正時期的如意紫砂壺,在市場上的價格,大約在120萬元左右,可惜咱們這個茶壺有缺,價格可能大打折扣,但至少也能賣個七八十萬吧。”譚巖興奮中帶著些可惜。
蕭陽笑著拍了拍譚巖的肩膀,“別灰心,雖然這個紫砂壺缺少了壺蓋,價格確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