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書航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2章 出現,罪理謎案,聽書航海,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又應該怎麼辦呢?
就彷彿曾經的彷徨和絕望再次降臨了一遍,一向堅毅果決的第五正,竟然有些不敢去面對犯罪集團所傳遞而出的第四份資訊,這份有可能將當前的所有邏輯推導給擊得粉碎,攪得稀爛的重要資訊。
內心彷徨無措了好一會的第五正,就彷彿陷入到長久的失神,又或者是長久的思考一樣,整個人的眼神都好像瞬間暗淡了下去。
當第五正回過神來的時候,瞥見曹樂看過來的那種疑惑眼神,第五正的內心不由得也是一震。
剛剛,非常具體,非常明確的,再次陷入到頹喪心境當中了嗎?
這種全新的畏難情緒,之前因為執著於某個既定的結果而生出的拼命執念,這兩者之間又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呢?
都不過是人類固有的一些性格缺陷罷了,因為固有的心理應激反應所衍生出來的固有性格缺陷罷了。
趨利避害,這是生物的基本生存本能,但在這一刻,第五正有資格屈從於這樣的生物本能,像個懦夫一樣,因為不想面對那個既定的困局,便開始踟躕不前,在原地反覆自我催眠嗎?
不能的!
不能執著於結果,要專注於過程。
但,順利和坦途是過程的一部分,坎坷和艱險,也註定會是過程的一部分。
我們不一定需要去享受這樣的順利和坎坷,也不一定需要去被動的迎合這些坦途和艱險,我們只是過程的過客,是一朵順流起伏的落花。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心念福德,是為著相,不能得福德。不著於相,卻得無邊功德。
是故福德恆在,執念恆在,唯有不著於相,便可自然成就無上無邊功德。
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眾生凡人,因為貪戀信佛之福德,著於相,不能得福德。可若誠心念佛,空無己身,無念過去,無念未來,卻也可福德自來。
第五正此時的這種心境,就像是一心想要求功德的拜佛人,因為太過於執著於結果,所以反倒會最終失去一切。
唯有專注於過程,心中不會因為坦途或坎坷留下任何的痕跡,那麼自然會通往一個完美的彼岸。
就算這個彼岸,依舊是一場空,但你也曾拼盡全力的奮鬥過,而不是因為執著和牽絆而束手束腳,以至於痛失奮鬥的機會。
奮鬥過,不留遺憾的奮鬥過,這也是完美彼岸的另一種呈現方式。
總算緩過勁來的第五正,眼神重新變得清澈,心中也已經沒有任何畏懼和惶恐的容身之地。
心無執著,不著於相,唯有一往無前。
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