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書航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8章 偽神,罪理謎案,聽書航海,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德失衡人群的願景,那麼他們在自己的神明價值體系之中就是神明。

若是他們本身擁有既定的神明圖騰,犯罪首領也已經做到了從圖騰神到個人神的轉換,那麼他們行使神明威能的舉動,就是一種代天刑罰的舉動。

他們的行為,就是神的意志和神的威能,他們是神明行使威能的工具,所以無善無惡,所以能夠心安理得。

從白奇的這種直接宣言之中,似乎也能讀出某種隱隱然的殺機。

我所代表的行為是神蹟,你若是再敢阻攔於我,那麼你就是在阻礙神蹟的施行。一如山洪過處,應該被摧毀的會被摧毀,不應該被摧毀的也會被摧毀。

“雷暴降臨,山洪過處,所有世間的一切都將會飛灰湮滅。

這樣的行為,是毀滅,絕不是什麼救贖,更不是用以達成公正的手段。

再者,想要藉由山洪過境來達到所謂的淨化,這本身就只是一個殺戮的藉口而已。

求神拜佛想要獲得絕對的公正,可這個世間好壞交相錯落,正因為無法達到絕對的公正,所以才會有人去求神拜佛。

世間的複雜性讓絕對公正蕩然無存,但絕對的公正卻不能夠成為濫殺的藉口。

絕對的公正能夠被當成希望去追逐,但是卻不能以絕對公正的藉口去約束整個世界。

所有人都只是在通往公正的路上,或堅定不移,或步履蹣跚。

絕對的正義可以被追求,但卻很難被施行,人類目前為此而設定的所有制度,不管是道德還是法律,都只是在儘可能的維持一種中庸的平衡。

這是人類對於自身弱點的一種正視和尊重,人會因為心中的各種貪婪慾望而去作惡,人又因為心中的憤怒慾望想要對加害自己的人施行報復。

貪婪和憤怒,在每個人的心中都存在,也都左右著所有人的一言一行。

身為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擁有七情六慾的人,總是會去犯錯誤,自然也不可能會在龐大的人際關係交流之中產生什麼絕對的正義。

縱容心中的慾望,今天是施害者,明天就是受害者,今天是受害者,明天也能變成施害者。

一如有一群人,因為嫉惡如仇的心態,所以想要將天下的壞人都給趕盡殺絕,這種沉湎於自身七情六慾之中的人,又怎麼可能脫離於凡人的範疇?

天地之心,無憎無愛,一視同仁。

但凡有一人不能做到這一點,那麼整個人類社會不過都是凡人社會而已。

著於相,執迷於神明之心,往往都是作惡的藉口和開端。”

第五正的這種回應,重新言明瞭人性之中的各種弱點,只要人性還存在,那麼世間之惡就不可能會斷絕。

這就像是一個悖論,正是因為你不喜歡惡,所以世界上才會有惡,所有人都不知道惡為何物,那麼這個世間自然也就沒有了惡。

面對白奇的這種暴虐觀點,只求力量不講立場的行為,第五正反倒從中看出了一點絕對正義的端倪。

白奇的觀點之中,很明顯只強調了神明力量的強大,看似沒有強調使用力量的善惡之別,但這種對於善惡的忽視,並不是一種刻意的迴避,而是一種極端的預設。

在白奇的觀點之中,神明力量的施展是應求於凡人的渴望,這種渴望的呈現,在犯罪集團之中是對於惡性的誅殺。

也就是說,犯罪集團只是一團無意識的力量體,看似無善無惡,其實是應善而生,是一團由神明所降下的威能。

基於神明的無所不能,在這種威能的籠罩之下,必然會呈現出一種絕對正義降臨人間的盛景。

基於這樣的理解,第五正便給與了同等的反駁,試圖去證明他們只是一群凡人,就算他們妄想自己能夠化身為神明降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執掌十八層地獄,我為人間閻羅

孤鶩希晨

天災末世:物資女神我都有

十四是榴蓮